人生两大遗憾,一是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
开头还是想用那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高中时,班上有个十分优秀的男生,属于品德兼优又爱好广泛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课业还来不及积压,时间也温柔的高一,难得有幸,跟他做了同桌。
你是不是觉得要发生点什么了?
然额,并木有。
他的优秀已经超越了我能追赶的范畴,班级第一,画画得奖,看书都是<头脑革命>这种莫测高深的。
我也是全校前五十名来的,可我依然跟不上他的节奏。
但,我却一直暗自窃喜:虽然我赶不上,可是起码我都知道他在干嘛呀。
偷师嘛,容易的很呢。
所以,他学习的时候,我也学;
他看的书,我也买来看;
他的朋友圈我也尝试接触。
总之,想尽办法向他看齐。
表面的成绩麻木了我许久,因为我没那么好,可也不那么差,再加上高一的城府谁也无处施展。
本来嘛,大家都还在跟偶像剧和范特希纠缠不休,谁顾得上理会你的绝世独立。
再到高二分班,他被分走了,我也被分走了,一个三楼,一个四楼。
换完教室,大家在搬东西的间隙互通了一下去向,这时我才知道,他去了美术班。
再后来就是各种传说了,什么绘画比赛二等奖啊,什么学生会主席啊,什么入党啊。
高中的我根本都不知道有入党这回事儿,喵了个咪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他高中二年级参加高考,最后就美院了。
看到了么?突然就美院了呢,再之后就曼彻斯特了呢。
我傻嘻嘻的念着四线城市三流学校二流专业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去看伦敦大桥到底有没有垮下来了。
确实,不能否认他的家庭给了他经济上的支持;
也确实,他天分卓绝(四线城市尚未演化出兴趣班)。
可是,我们怎么就有天壤之别了呢?明明我也踌躇满志。。。
后来,我想,人总是有差别的,要是世界上只有一种“志”,那世界该多无聊。
所有人都梦想同样的东西,仿佛只有一个人活着。
这个道理类似于生物上常说的多样性,我就相当于小型爬行食草哺乳动物,而我那同学应该类似于食物链顶端的老鹰🦅。
也就是说,纵使你也满怀的志向,可这志向本身就不同,志向并不是一个功利的字眼,不能用成功与失败来形容。但世界却自有他的评判标准——名和利。
上学的时候,衡量能力的标准就是成绩,简单粗暴。
工作之后,名利的多寡便是定义成功的标准。
所以,我的踌躇满志是成绩,而他的踌躇满志是世界,人家压根儿就不和我玩儿好吗。
孙悟空闹的是天宫,而我可能就是胡闹。
2·雷斯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真真的厉害啊,那一棍子搅得天翻地覆,
可就这么厉害的孙悟空,怎么就去西天取经了呢?怎么就这样了呢?
说好的齐天大圣呢?
说好的玉帝的宝座呢?
然后我觉得,我也中年危机了,按他的定义就是,内心的不甘心比平静更多一些就危机了。
孙悟空肯定也是有危机的,心里不甘心啊,可是菩萨就很明白,孙悟空是训不服的,一开始就给它戴个箍。
我觉得中年就是个箍,箍的人万念俱灰。
前几天接到发小的电话,他从奋斗了十年的大连,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
母亲的渐冻症、一家五口的日常开销、孩子的奶粉钱,再加上房贷和事业瓶颈,分分钟让他觉得崩溃。
我感到惋惜,除了安慰,我给不了他想要的建议,他的家境给他的奋斗画了句号。他确实不易。
如果不是母亲生病,如果不是家庭负担,如果不是事业受挫,发小可能并不会萌生回乡的想法。
只是人到中年,褪去热情,褪去不顾一切的勇气,再失掉对未来的期望,只剩万念俱灰。
一个北漂十年的朋友,IT精英,年入40万,北京的高房价也没把他怎么了。
然而,32岁结婚生子之后,果断买了老家省会的房子,准备转战省会,再怎样的踌躇满志,遇到中年的现实就危机了。
年轻是看不到危机的,所以25岁就危机的人应该很牛,我们这些凡人,连危机都危的很后知后觉。
3·很遗憾我并不记得这句是谁的名言,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人生两大遗憾,一是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
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其中,只是眼看着这样的世界一天天离我们越来越远,任何的追赶都是徒劳。
所以前一秒,你还踌躇满志的踏在时代进步的阶梯上,下一秒你就发现,自己被时代甩了一个筋斗云的距离。
即使步入中年,热情消退,激情不再,理性占据主导,也无法看淡周遭的困境。
像我妈常说的,一转眼就是十年,你的十年在时代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人生两大遗憾,一是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