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笔诗随笔散文

假日撷趣——看杂技

2016-11-23  本文已影响6人  欣然亦君

趁着假期,带上两宝去看菊花展。

进入大门,还没来得及好好的看一下各式各样的菊花,只听到广播里说:“吴桥杂技团演出开始!”

我和俩宝飞快地奔入,寻了个位置坐下。正在台上表演的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他倒立在两摞平放堆叠的砖上,做出转体,劈叉,单手支撑、飞机展翅的动作。

随后,他将两摞砖竖立着叠放在一起,缓缓的,双手支撑着倒立起来,继续作出转体、飞机展翅等动作。

堆叠的砖,摇摇欲坠。我屏住了呼吸。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个大喘气,就会把那摇摇晃晃的砖吹倒。

突然,那小男孩一个趔趄,近八十公分高的砖轰然倒塌。现场一片惊呼:“哎呀!”

我吓得闭上了眼,不敢看即将发生的惨剧。耳边却传来如雷般的掌声和一阵一阵叫好声,睁开眼一看,小男孩儿安安稳稳地倒立在台上。啊!魂都吓掉了,却原来是虚惊一场!

一个小伙子拿着个滚筒和晃板上台了。跃上两尺见方的小桌,他将晃板放到了滚筒上,噌的一下跳上了晃板,眼看着踉踉跄跄的,让人担心他会跌倒。

他晃动的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平稳,双脚晃、单脚晃、翘二郎腿晃…作出各种惊险动作。

接过助手手里的另一块晃板,他一个跳起,啪的一声,将手上的那块晃板叠到了原来的那块上。场内的观众一阵的叫好。

满以为这就是看点。谁知道,助手们拿来了好几个滚筒。他一个滚筒叠加一个滚筒,继续各种动作。一直叠加到五个。

随着他滚筒越加越多,我的心也越提越高。他小心地将晃板放在五个堆叠起来的滚筒上,缓缓地站到了那块晃板上,晃动起来。

场子里悄然无声,小孩子们,张大着嘴巴,瞪着眼睛,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那个小伙子。直到小伙子表演结束,人们才如梦初醒一般,用力的鼓掌,大声的欢呼。

随后出场的是转京幡。高约三米,重约百十斤的京幡,被演员用手掌,用手肘,用小指,用下巴,用牙齿,用你想不到的身体部位稳稳地托起。

那幡还在表演者的手上,肩上,头上,背上滴溜溜地上下翻飞,如穿花的蝴蝶,轻盈而灵动。

惹得观众们不断惊叹:“太厉害了!”“哇,好大力呀!”我的巴掌都拍红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蹬缸。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者李英,把几个大汉抬上来的100公斤的大缸,蹬得花样百出。时而老虎下山,时而横扫千军,时而将缸竖立起来。

最绝的是最后还在缸里面坐上一个大活人(现场的参与者)。儿子为参与者捏了一把汗:“妈妈,等下缸要转起来,他不害怕吗?”

缸在李英的脚上缓缓的转动了起来,那个参与者蜷缩在缸里,双手紧紧的把着缸沿儿,一脸的紧张。除了鼓掌、惊叹,我已经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内心的震撼!

杂技团还表演了气功、古彩戏法,高椅倒立等等节目,都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彩!

看完表演,我一直提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了下来。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每位演员短短的几分钟的看似轻松自如的演出当中,背后付出了多少并不轻松的努力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