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4月2日的自白书
纯文学是汉语词汇,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与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第二种是指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学观。对于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在世人眼前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陌生的、难以用世俗语言表达的、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广大无边的世界。自古以来,对于这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的描绘,是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共同的工作。
听不懂的就是文学,看不懂的就是艺术,想不明白的就是哲学。
人们把自己困在狭小的空间里,又在寻找出口,在矛盾中折磨自己,而后产生创造力。
真 里一向是朴素的,那只言片语是经过无数锤炼凝结而成。上面沾满鲜血,也被时光磨得锃亮。
朴素的东西为什么没人喜欢?人终归是先用眼睛看,而后才能入心。这一过程可能被神经、细菌或者其他的成分直接过滤掉了。所以人们大多时候还是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至少有凭证自己曾经与某些物质有过短暂的交集。
任何一种东西你只要使用过,一定会留下痕迹,因此人走得每一步都算数。盲人因为不用能眼睛看世界,他们中很多人的感觉、听觉、触觉包括心性都敏感于常人,因为上帝给他们关上了一道门,为了生存,就要磨炼他其他生存技能。于是他们收获了不一样的世界。
最近我的脑海常常自言自语,这大概是写作与思考留下了痕迹。谁能帮助我理顺?写出来或者说理性对待,有用的记录下来,没用的就从那来,回哪去,不用管它又去了何方?
同频会共振,思考的正式与你此时能共振到一起的东西,你要是跟一个小学生讲高等数学,对方一准懵圈。因此跟我有同种情况的人,不要害怕。你能吸引的,都是你认知和能力范围内的。我们常常被自己恐惧吓到,那只不过是意念在你脑海中投射的阴影。说白了,自己吓自己。
我对生命没有啥期许,他已经给我足够多。够我享用世代,剩下的就看我怎么善用罢了。我终归是一个知足的人,命运喜欢这样的人。他还要给我更多,我有的是要退还回去的。因为东西要适得其所,放在别人那里比我可能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