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新解

如何使1+1>2?

2019-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MilkCynthia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春秋时某年,魏国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然而魏文侯却想了想,他认为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为何会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他认为这必定是各级官员层层盘剥百姓而来的结果。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魏文侯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那时魏文侯外出巡游。在路上见到一人将羊皮统子反穿在身上,皮统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喂牲口的草。魏文侯感到奇怪,便上前问:“你为何要反穿皮衣来背东西呢?”那人回答说:“我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被磨掉了。”魏文侯听了对那人说:“皮板更为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你这岂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而如今,官吏大肆征收百姓的钱粮布帛而不顾百姓死活,这跟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效,魏文侯将朝众召集起来,对他们讲了那个人的故事,并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百姓不得安宁,国家也会动荡。”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最早出自汉朝陆贾的《新语•辅政》,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卵破之患。”而《三国志•魏书•孔融传》中也有相关的历史记载: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欲率军南征蜀吴,孔融(孔子后代)反对,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向曹操挑拨:“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曹操一听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一并处死。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孔融被捕时,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却在院子里玩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家人以为孩子不懂得大祸临头,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父亲不要恳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结果,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一起被处死。

————————————————————————

是故,二词相近,皆为整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

整体和个体,看似是俨然界限分明的两个个体,但现实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准确的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区别,或者说,个体和整体就是两个用来权衡利弊的选择,但选择整体的利益大过个体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个体,反之亦然。

这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的根本,源于自然。如同我们的身体内部,每一种细胞各自担任不同的任务,然后共享整个人体。皮肤细胞,血管,肌肉,骨骼,神经,分工而融合,同进同退,不分彼此。用最简单的智慧来召唤幸福。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每一个细胞都是自觉的,都是完全臣服和配合的,这种配合本身,来自于对于整体的认识。

整体的力量

所以作为个体既要发展个性,更要依附于整体,才能做出1+1>2的效果。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中书令房玄龄,不以求全取人,不以己长格物,论者称为良相,擅长出谋划策。李世民在与房玄龄研究安邦定国之策时,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却没有执行力。而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精明果敢,剖断如流,在决策、判断方面胜人一筹,为人不擅长思考却精于执行,什么事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

于是,唐太宗将他们俩搭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对文武双全、“房谋杜断”的最佳黄金组合,从而使房、杜二人功名盖世,千古流芳。

整体发展推动个人发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如果只注重人才的引进与个性化培养,而不注重互补与搭配,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一个人即使再能干,其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发现,在企业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有的团队人才个人能力都很强,但整体力量并不见得就好。这样的团队往往因为成员间彼此并不服气,配合不默契,指令难以顺利执行。而有的团队看起来成员间能力参差不齐,各有所长,由于做到了优势互补,配合默契,工作中常能取得好成绩,便是这个道理。

(MilkCynthia)一个生活的冷静观察者,专注于有温度的原创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