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你到底有没有资本?
在阅读李笑来老师新一周的专栏前,有一个习惯,看到本周的专栏名字先自我发问。
本周要讨论的是:你到底有没有资本?
我的自我发问是:你有什么资本?
很显然,我没有多少钱,除了日常花销,我所剩无几,钱在当下不能算做我的资本。
那么,我的资本是什么呢?
我认为我的资本是我的价值与我不断提升的能力。
那我有哪些能力是在不断提升呢?我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立刻被自己问到,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是我在看专栏前的想法。
李笑来老师提到的资本是什么呢?
应该不仅是钱吧?如果仅仅是钱,那他前一两个月费劲心思的重塑认知是为什么呢?
李老师首先定义了:
资本是钱,资本是由钱构成的,但仅仅一堆钱放在那里,肯定算不上资本的。
钱可以被称为资金,想要成为有效资本,需要至少三个要素:
1、资金的金额大小
2、资本的使用时限
3、资金背后的智慧
第一个要素:资金的金额大小。
这个很好理解:
一百万,一个亿,都是很有钱,足够用。
但要看在哪个领域的投资,仅仅钱本身,不能算做资本。
第二个要素:资本的使用时限。
看你能使用这个足够大金额的资金的时间。到死都无需挪用的钱,才能算得上资本。如果一笔金额足够大的资金,能用一天,一个月、一年、十年,甚至永远,是完全不同的差别。
第三个要素:资金背后的智慧。
即便一个拥有十亿的人,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笔钱,那对于他来说,钱仅仅是钱,而不能称做资本,因为他没有相对应的智慧与格局。
写下这些的我感觉有点无奈。一个没有钱的人,整天想到是这些,那么我会有钱吗?答案是会的。我需要耐心的投入,默默的奉行这些原则,不被旁人的言论所澳丧气馁。另外,注意不要自我定义,一个没有钱的人,我只是暂时没有钱而已,好吗?!好的!
所以,李老师提出的三要素,并推论得出的观点,是个事实:
大多数人其实不配站在资本之后,即使他现在很有钱。
为什么呢?
答案是第三个要素:
资金背后的智慧。
站在资本背后的实力(可以习得的能力),从各个维度逐步循环突破(金额,时限,智慧)。
比如我说自己是一个保守型的人。
从买房就可以看出来,曾经的我安于现状,不敢突破,害怕改变,害怕承担压力,觉得自己能力很差。
那时候不敢买房,错过了很多时机。其实即便那时候买房,其实听的也是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并不会考虑所谓的升值或者便利,仅仅是为了买房而买房而已。
怎么突破呢?
第一个要突破的:并不是金额,这是很多人止步不前的根本陷阱,这是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手段。
(唔,有点打脸,这不就说的我吗)
投资的重点并不在于盈亏绝对值大小,而是在于盈亏比例大小。看相对值,而不是看绝对值。
本金大小相对来看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盈亏比例(因为他们看重的是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
你是这样的人吗??
把焦点放在盈亏比例上(相对值),而不是本金大小盈亏金额上(绝对值),是90%以上的投资者终生没有学会的东西。
【此刻我还不太理解什么是绝对值什么是相对值,抱歉,我要继续理解。看到数学名词就下意识的逃避】
我想起自己买基金,看到一堆数字就头痛,就想着就买这一个吧,不会去对比,简化思考。
第二个要突破的是:能不能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无期徒刑”。
大约2/3以上的人若是丢了自己年收入的10%的话……
大约1/2以上的人若是丢失了自己年收入的20%的话。。。
其实根本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看完这句,立刻拿出计算器自己敲了一会,想了一下自己丢了年收入的10%会怎么样,然后接着反问自己:你的钱,都去了哪里呢?
之前的我从没有站在这个维度上核算过金额,也没有这样拿出来计算过——我需要提升的财务知识还有很多啊。
很多人投资的不是资本,而是资金。关键不在于金额不足够大,关键在于时限太过随意。
比如我,朋友让我买某个定投时,我只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是啥,基于对他的信任购买了,当时还告诉他,我就投一年,年底能买辆车,成为车的首付款。他告诉我,基金是要长期持有,不要管它。
现在的我,我是不是应该去分析一下自己买的定投基金,对它更了解呢??而不只是听从他人的建议(他人的建议对你真的有用吗??)
想起《小狗钱钱》,如果把它当作我的小金鹅,当做梦想基金,是基于对它的了解,而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
只有这样(把资金判无期徒刑)可以能够养成,长期深入思考未来的能力,
技巧,工具,等等都是术和器,真正的道在于:
耐心的持有不把资金取出来
这里要修习的智慧是:
挣扎着学会分得清楚:很想要却不能够与可以却不一定要之间的巨大区别。
所以:
不能够心平气和地被判上无期徒刑的资金,就别假装资本混迹江湖了……
第三个要突破的是与第二个突破一样联合并发的:
投资的知识,经验,智慧,几乎都只能从实战中获得——书上写的,牛人讲的,都跟你没有关系,因为只有那些东西在你骨子里生根之后,再发芽而且不夭折而后还要等上很久才会茁壮甚至茂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你凭空跨越那段经历,这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或缺。
相信,再一步步的践行(这个是最重要)光相信其实没有啥用处,因为相信了之后没有具体的事例来佐证这些相信,没有啥用。
说了那么多虚头八脑的概念,怎么做呢?即便我们拥有那么多的理念,怎么落地呢?
- 第一,要用相对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 第二,不要去关注别人走了多远,要看自己是否已经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 第三,关注复利的奇迹:(1+R)^N
1是起点,R是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是它得是正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足够长耐心的等待=难以想象的质的飞跃。 - 第四,我觉得是重要的一点(前面都是概念,只有这一点是必须清醒认识的)
走向财富自由,普通人只有投资这一条:
投资你自己!
我们每一天做的都是投资:一天的时间要如何利用,才能获得最多的回报;有限的注意力要投放在哪些领域,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产出。
我忽然能理解,为什么是站在时间的源头上看告待问题,只有站在时间的源头上,你才更能体会,什么是对你有用的,什么是投资。
- 第五,李老师再一次提到:耐心!耐心需要锻炼,也只能在平时锻炼。
投资理财就是这样:需要准确的概念和清晰的方法论。
投资理财知识是具体的运动项目,那么现在做的是前期的力量训练。
我想我正在一步步的走近最初的想法,理清自己最基本的概念,并且不断的验证这些概念,同时也不再排斥跟我不一样观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