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热门评论

改进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交”构想

2018-09-20  本文已影响2人  网易数帆

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

作者:孙镍波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音乐播放软件,以“众多高品质音乐”、“帮助发现好歌”和“音乐社交”为主要核心卖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帮助发现好歌”,整个产品以“歌单”作为骨架梳理所有内容,辅之以个性化推荐算法,帮助用户挖掘很多优质的长尾歌曲。

云音乐当前所处的阶段

针对产品的不同阶段,产品功能重心偏向不同:

当前云音乐的月活用户超过好几千万,我认为已经进入成熟期,所以产品功能策划将往提高活跃度和探索变现方向考虑。

云音乐在当前阶段下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这些选择中,我认为最值得一做的当属音乐社交。原因如下:

音乐社交在商业化的潜能

美国音乐产业在2016年上半年的零售额是34亿美元,而国际唱片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15年音乐的销售额仅有1.69亿美元,仅相当于一部普通电影的票房收入。

从数据看,QQ音乐从发行数字专辑开始算起,总共卖出了2000万张,但是收入才刚过1亿。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在提升,但是拥有1亿日活的QQ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只有不到1000万,相比spotify有接近万分之一的用户都是付费用户。

如果说当前国内的音乐流媒体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那么偶像娱乐行业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高晓松也说过“在国内,让粉丝为音乐付费,8块钱他都不干,但是你让他为偶像,8000块钱他也买”。首先利用社区将音乐粉丝群体圈住,然后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围绕音乐和歌手本身,从广告到巡演,从衍生品到音乐众筹,甚至VR演唱会,都具备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用户对平台有重度粘性的,因此我认为音乐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前云音乐社交模块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当前云音乐除了音乐评论以外的社交功能:

总结一下,云音乐“朋友”模块采用的“好友动态”的FEED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简单通用,用户上手容易粘性高;缺点在于当关注关系还未建立起来时,用户会明显感觉到“动态里的内容我不感兴趣/与我无关”,最重要的因为缺乏需求和场景导致发布意愿很低。

因此,在重构社交功能的关键在于,让用户主动或被动地发布更多动态,然后精准地将这些动态分发到对此感兴趣的其他用户中。

所以接下来重新构思用户如何愿意在云音乐愿意使用社区功能,先从用户的需求开始考虑。


确定社区的目标用户,建立用户画像

定义目标人群和他们的需求:

  1. 追星族,愿意为偶像歌星花大量时间和金钱,使用贴吧、微博等社交媒体寻找偶像的咨询消息,经常看偶像的视频。

  2. 二次元人群,他们很年轻而且非常热衷于线上社交,与追星族不同的是,他们去中心化社交的意愿更强,互相的交流也更频繁。

  3. 影视爱好者 无论是国外的spotify还是国内云音乐的排行榜中,影视周边音乐的热度一直都很高,而且任何一部影视动漫作品往往都会配套一系列配乐。

  4. 纯社交爱好者,他们会在same、nice等年轻人社交平台活跃,参与各类话题活动,互相结交好友。

  1. 粉丝圈 即明星粉丝主页,分为功能区、内容自动聚合、原创帖子3部分,并且直接关联歌手详情页(可以直接收听歌手的音乐、观看最新MV)。资料区主要是官方整理的歌手行程动态、应援、打榜等,还有与其相关的优质歌单,偶尔可以邀请明星本人来和粉丝互动。内容聚合可以将和某个明星相关的,所有被PO到社交网络上相关活动的图片视频等聚合起来,依次来满足追星族获取明星资讯的需求,补充UGC内容的不足。原创帖子区,可以让用户自由发布和歌手、歌曲相关的随笔、感想、资讯,作为粉丝交流平台。 粉丝圈之间需要营造一定的竞争感,充分激发粉丝的动力。例如设立圈子打榜,根据各个圈子内发布、互动数进行实时排行,月冠军可以获得APP开屏等奖励。

  2. 影视圈 类似豆瓣书影音主页,但是聚焦于动漫、影视作品的音乐。类似wiki的结构化内容,会收录该作品相关的歌曲、歌单,对配乐赏析做一些普及性介绍,以及相关演员艺人的主页链接,然后粉丝们可以在互动区沟通交流。

  3. 话题活动 我更愿意称之为轻贴吧模式,即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用户可以随性发布帖子,更加去中心化,每篇帖子的内容没有传统BBS那么重,可能就是一张图、一首歌、一段感悟。还有好玩的语音帖,用户可以录制一段音频发布,唱一首歌或者念一段诗。通过内容,当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沟通起来。

  4. 用户可以申请发起普通话题,例如某一个明星和另一个明星的CP话题,或者类似于“睡前推荐一首安静的歌”这样的音乐话题。

圈子(tag)最大的价值就是

  1. 引导用户发布内容

  2. 以合适的topic汇聚一批批兴趣相同的人

  3. 通过圈子将明星主页、歌单等社区外的功能串联起来,详见下图


丰富好友动态、沉淀好友关系

展示好友动态最好的方式当然还是信息流,关键是让每个用户能通过各种途径产生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才能组成可消费的信息流。既然很多用户不愿意主动在云音乐发布状态,那么就可以将他们的一些日常操作提取出来,呈现给他的好友,例如

导入熟人关系,可以让可靠的内容源增加,方式有

除了好友动态外,还可以适度增加一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补充

圈子和动态流的整合

我之前思考过圈子(BBS模式)和动态流(FEED模式)的优劣,其实BBS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新人容易融入,发布门槛低,缺点在于弱化了关系链导致留存偏低容易让人玩厌。而强化好友关系又是FEED模式最擅长的。因此我构建社区选用了圈子(BBS)吸引用户使用+动态流(FEED)提高用户粘性+私信(IM)帮助沉淀关系的融合模式。其中圈子通过“多种帖子格式+图片、纯文字、纯音乐等”的轻量化发布更适应移动端的发布。

实用工具型功能

两个用户可以实时按相同的进度听音乐;情侣皮肤;共享歌单

音乐专栏的写手资格为申请制,有资格的用户可以撰写长文,专栏中可以自由插入多首歌曲、多个歌单。音乐专栏在动态流中享有更高的曝光权重,且优秀的专栏文章有固定板块展示。

数据预期


风险评估和控制

强化社交功能后潜在的风险如下:

针对以上风险,提出的预防策略:

总结

以上是我对音乐社交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我认为音乐社交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中可以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法,有机会希望可以和大家谈论交流。

网易云免费体验馆,0成本体验20+款云产品!

更多网易研发、产品、运营经验分享请访问网易云社区

相关文章:
【推荐】 2017年网易有数用户定位和产品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