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写作的“呼吸感”

2022-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卷羿

学钢琴的时候,老师们会强调“呼吸”这个词,指的是乐曲的旋律连续不断,会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假如此时有短暂的停顿,就如同是换了口气,听起来也就自然许多。

呼吸这个词,用的极贴切,有了呼吸,乐曲就有了生命,就生动起来,不再是干巴巴的弹奏。有了“呼吸感”,身体也会随着曲调不自觉的摆动起来。

我在写作的时候,也同样体会过这种感觉,如果用“呼吸”这个词来形容,也正合适。行文中,句子过长,描述过多,无用的形容词堆积在一起,就如同让读者在水下憋着一口气。如果你仍旧没有意识到,将此段落延续到看不到尽头的地步,我想说,你再不放他上来,他就要憋死在你的文章里了。

而我今天还听到一个说法,觉得很有意思,说,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这样变化的:作品交给读者初读的时候,此时的读者是高高在上的,而作品能够吸引到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此时位置方才发生了互换,作者又成为了高高在上的那个人。所以实际情况是,假如你的文章不会呼吸,没人会真的憋死在你的文章里。他们只会选择不看。

那要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拥有呼吸的感觉呢?

一个人讲话水平很高,会被形容为出口成章,说明文章是比说话更美更高级的表达。而当意识到自己写文章如同讲话的时候,我感觉很糟糕。这个习惯很不好,除非你时刻像对待演讲稿一样对待你写的文章,但那是另一种形式的写作。

为了改进,我开始重新学习遣词造句,打基础。我意识到词语和句子才是最要紧的部分,这并不是要求自己要学好修辞什么的,而是学会如何运用句子,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经过练习我发现,句子不但像一块块构建你文章大楼的砖石,好的句子连接起来,也更像是给予你文章生命的“呼吸”。

长句子,短句子,各有其妙用,文章时而舒缓,时而紧促,但彼此连接,气息不断。

读时不觉疲惫,读完更是意犹未尽。

假若我能够写出这样一篇焕发勃然的生命力的文章来,那么前提一定是练习如何写好句子,掌握了呼吸的节奏感,是做好这一切的关键一步。

谁说文笔不重要,文笔是发端,是赋予文章生命力的“呼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