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断机杼
二千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伟大的孟子先生当时还是一个光着屁股四处捣蛋的小屁孩。如同你我小的时候的一样,不停地闯祸,不知悔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熊孩子”
那个时候的中国跟现在的不太一样,人丁稀少。周朝的开国之君武王姬发面对幅员辽阔的国土却无人开发只好不停地封赏,希望以此来激励大家的造人计划,达到稳定国家的目的。
到了孟老先生时代的时候,随着周朝历代的天子不停地分封,分封了的诸侯国又个个心怀天下,经历了大大小小断断续续的征战,已经由几百个小诸侯而演变成七个大的诸侯国和一些依附于他们的小的诸侯国了。
一句话,原来的一家独大的周天子变成了七个撸胳膊挽袖子,互相不服的老大,动不动还跟周天子吹胡子瞪眼睛。
尽管如此,人还是少的。人少,相对而言就是地多。地多的好处就是你随便弄根棒棒,找些草就可以搭起一间茅草屋。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城管这个行业,不会把你辛辛苦苦搭的茅草屋一脚踹倒。
按照一个什么恩格尔系数,就是你挣的钱都用来吃掉了,那你就是穷人了。而那个时候,我们的孟老夫子是典型的穷人家。因为我从听到他老人家的故事的就是这样的了。
孟子他老人家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辞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辛辛苦苦地生活。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悲悯的就是孤儿寡母了。而我们的孟老先生很悲催的就是孤儿寡母。
遗憾的是,小孩子往往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能明白贫穷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一定是对生活有了感应的时候。如同那些或伟大的,或杰出的人士一般,他们回忆起童年一定是快乐的,无论他们的童年是多么地贫瘠,但一定是属于快乐的。
即便这个快乐是多么地不真实。
所以,我们的孟老先生跟我们小的时候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生活的重担是什么。他三岁的心灵跟本就达不到四岁让梨的心智。
但是,这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孟老先生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伟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一位百折不挠,倾尽全力教育孩子的母亲。
她没有当今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因此也就没有现代人的纠结。 在她忙着织布的时候,小孟子和一帮小伙伴们屁颠屁颠地学邻居忙活坟地里的事情。
孟老夫人看到之后,沉思良久,决定搬家。
其实,中国最重要的时代,就是这个时代了。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所有的思想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士大夫阶层,往往是以“礼”定义自己的,所以才有伟大的孔子先生可以周游列国,不担心没有饭吃。
孟老夫人虽然是一介妇人,却有着惊人的见识。她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看够读书,虽然不是为了祖国之崛起而读书,也不至于是为了当官发财读书,她要的可能就是孩子知书达理。
搬了家的孟子依然活在胡闹里,他不在整坟地的那些事,却开始像模像样地卖起肉来。
没有办法,这距离理想也太遥远了,老夫人一咬牙再次搬家。
这样折腾也不是办法,所以,老夫人干脆一次到位,直接就搬到学舍附近了。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舍离卖布的集市距离远了,孟老夫人比以前辛苦多了。
此时的孟子又长大了一些,比以前要懂事许多,所以他能看出来母亲的辛苦了。所以,他听从母亲的安排,开始摇头摆尾地读书了。
孩子终归是孩子,玩的天性是改变不了的。没有好几天的孟子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再认真了。
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是她提问孟子的功课,而小家伙回答不上来,还是小家伙心不在焉地看书,眼睛却看着屋外。
每个望子成龙的母亲都会因为这样而抓狂的,更何况是过着捉襟见肘日子的孟老夫人。此时此刻的她一定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伤心至极。
处于极度失望的孟老夫人伸手抓住干活用的剪刀,刺啦一下,就把她自己千辛万苦挑灯熬夜才织成的一匹布连剪带豁地刨成两半。她的身边是那个魂飞魄散的小孟子。
情绪得到发泄的孟老夫人喘着粗气瞪大着眼睛,盯着小孟子,说了一句传世明言:
“子不学断机杼”
闯了祸的小孟子知道一匹布对于他们娘俩意味着啥,在他幼小的心里从此有了一块布的份量,在他老人家想偷懒的时候,会有一块被划开的布从脑海里飘过,给他力量,让他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