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坤的故事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青春

为什么通讯方式日新月异,我们却依旧空虚

2016-04-20  本文已影响238人  陈泽坤

《为什么通讯方式日新月异,我们却依旧空虚》

作者:陈泽坤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大家都很熟悉木心先生的这首诗,而且很多人都会感叹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悲凉。然而换个角度来想,现在的车,马,邮件都很快,一生就会爱上很多人吗?显然是不会的,相反,当我们一边惊叹通讯方式的变化是如此天翻地覆的同时,我们越来越觉得空虚感爆棚。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一起来谈谈空虚感。百度词条给出“空虚”的定义是,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给予“空虚”的定义是极富贬义色彩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觉得时常被空虚感包围,特别是在看着身边川流不息的街道、匆匆忙忙的人群时,愈发觉得心情低落。如果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看,出现空虚感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当人们长期生活在空虚状态中,不满足本性遭到长期打压,就会产生抑郁症,忧郁症,孤独症等病态。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空虚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已经完全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商的崛起让人们很少出门购物,即使出门还不用带钱包,甚至打车都不用站在马路边辛苦地挥手。我们从通讯方面来看,20世纪中期我们还在普遍用书信交流;20世纪末就出现了手机,打电话让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但手机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通讯工具;21世纪初智能机普及,除了电话和短信,各种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让我们与世界的所有往来都可以汇集在一部小小的手机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科技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各种人力劳动也逐渐机械化、信息化。我们不妨开个脑洞,按照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周遭的一切脑力、体力活动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甚至我们个人的娱乐、学习、工作都可以依赖机器。

这些变化对我们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但是科技带来的变化作为一种不可抗力,确实在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我和朋友出去吃饭,他们刚坐下来,凳子还没捂热,问服务员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儿的wifi密码是多少?”连上无线网,然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刷各种动态,各种朋友圈,各种新鲜事儿。连吃饭的时候他的目光还注视在时暗时灭的手机屏幕上,甚至连上厕所的间隙他也不忘给他朋友精心粉饰的动态点个赞。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他和我说的话不到五句,看手机看了不下30次。其实我在想,如果碰巧他手机没信号而且饭店不提供wifi的话,那我们面对面的沟通是不是会多一点?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会。让一个整天沉溺在虚拟社交里的人放下手机来促膝交谈,只会让双方都觉得更尴尬。

何尝不是呢?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每个人就像被一堵无形的墙困着,因为我们无需走出墙外,就可以触碰到世界每个角落的风吹草动,所以我们也就不会主动走出这堵墙,宁愿沉溺在墙里虚拟的世界里。然而让我们通晓世界的代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疏远,导致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时代里的孤岛,把本来面对面的世界活成了信息对信息。我们都以为信息时代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亲密关系,但适得其反的是,我们都活成了对方手机里熟悉的头像和偶尔寒暄的点赞之交。多少次,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甚至没有给他一个拥抱,他说话的时候,你却不懂得认真倾听,你们甚至没有了目光接触,只因为你陷入了冰冷的手机屏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不肯放下手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了社交障碍病。在虚拟的社交网站上可以畅所欲言,然而到了现实中,面对面时却一言不发。很多人宁愿在社交软件上和陌生人袒露心声,却不愿意和身边近在咫尺的人表达自己。你的通讯录里有多少你从添加到现在说的话不超过十句的尸体?正是因为扫一扫二维码太简单,所以我们遇到陌生人都会主动去添加好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真的是你需要的社交吗?我们毫不吝啬地花了几秒钟扫上了陌生人的微信,却从来不会再花上多余的时间去主动说话。

有时候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时代。五花八门的通讯手段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社交联系的同时,也加速了情感的发生和湮灭。使得我们社交面更加广阔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反而让人们更加迷茫。你肯定有过打开装着成百上千的联系人的通讯录却不知道该联系谁的不知所措。甚至当你玩转各类社交网站、收获大把粉丝的时候,却愈发孤独。当时和别人在网上聊得不亦乐乎,下线后面对生活的现实时却愈发惨淡。我们生活在人群中,所以不得不社交。然而社会的大环境又给我们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通讯条件,所以更容易让泛滥的社交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病。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不让你使用手机和网络,你会接受吗?如果你能接受,那么一周不用手机呢?一个月呢?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不要说一天,哪怕手机电量低我们都会觉得缺乏安全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早已让我们病入膏肓。不然也不会出现“奶奶家有WiFi了,记得过来玩哦”的辛酸故事了。

听五六十岁的前辈说,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很简单,就算是天各一方的异地恋,每年通几十封书信,也能天长地久。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能打电话了,能发短信了,能视频聊天了,异地恋却更难维持了。难道真的是通讯更加简单,情感就更加复杂吗?难道真的是可以联系的人变多了,爱情也就变得更脆弱了吗?难道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就丢失了原本单纯的真性情了吗?值得反思的不是“是什么外界变化让我们变得空虚”,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本身。

最后还是用木心的那首《从前慢》结尾,“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所以说,变的不是车、马、邮件,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诚恳和真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