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山里
卜灭
出租的房子朝东,一个大套三,客厅又隔出了两个房间,我在其中一间,立秋后的成都平均温度达到了35℃,出门即使有遮阳伞依然挡不住四面八方袭来的热浪,只有期待处暑后能否好些。
早上六点后天色开亮,七点太阳初升天色亮开,八点照进屋里爬上墙的光线开始有了热烈的温度,若没有空调,房间里的人是无法继续入睡的,当然要配上帘子,俗话说的太阳️都照屁股了,这是对一个人懒惰行为的讽刺,这在农村要是传出了些许闲言碎语,短时间内,十里八乡的人保证把你描绘得活灵活现,如果你没有挣到钱,那他们对你指手划脚绝不掩饰敷衍,你说你出去打工,屋里盖了新房,城里也买了房,又开了一辆不错的车,这些闲话就只会变成赞美。
城里人的作息时间和山里截然不同,农忙时天没亮就起来做饭,做好把饭焖在锅里,出门忙到天色亮开,回去吃了早饭又出门,忙到太阳高挂,此时外婆就该回去做午饭了,午饭前给地里忙碌的人送一碗昨晚熬好的醪糟汤圆,在树荫下小憩片刻,又开始劳作,直到我们小孩子出来喊大人们回来吃饭,饭后会午休,正是太阳热烈的时候,山里人会找些在家里干的活儿,晾晒衣物翻晒谷物之类,拔花生剥玉米等等,午休后是闲不住的,直到太阳快下山时,我们又会出门忙碌,这时到天黑才会归家,然后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最后归于山中静谧。
山里人一年四季都在忙,他们总能找到事做,大雪天在家里缝缝补补,爷们儿就编些背篓斗篷之类生活必备之物,多了可以拿去卖,换了钱就用来改善生活,总之山里人眼中没活儿,那他是会被十八里乡的人闲言碎语的。
在城里的人不一定多么的风光无限,鳞次栉比的高楼,钢筋水泥的冷漠,除了夜晚霓虹有着些许温柔,城市也只是一个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为活着而早出晚归的“大村落”,也许城里的配套设施灯红酒绿吸引人,也确实方便了城里人,可他们的压力难道会比山间的风轻?
这几日的闷热,让高楼林立的城市成了烤炉,停了电,没了空调,即使坐在房间里,身上的汗水也没干过,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如洗个冷水澡,坐在地砖上来得痛快。
一工作就期待放假,一到休假的日子又不知该忙些什么,没空调床就没那么迷人,窗外的知了还有几只叫着,十字路口的车来来往往没停过,阳光刺眼,空气里可以想象出它的闷热,这一切阻挡着我踏出门,待在屋里无所事事,这在山里,我想我是会被饿死的,人抽一下动一下,眼中没活儿,做个合格的山里人都不配。
没停电只要人在家,空调就打开着,这个夏天费了不少钱,出了门能去哪里?地铁站乘凉,还是图书馆避暑?总之出门一定是进入另一道门,屋外的热就是恶魔,处暑后希望能好好治治这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