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书评 | 《活着》-用“死”来显“活”的深刻
不得不佩服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笔触,顺滑流畅。一场看似无止境的悲剧,将立意拔高,富贵与老黄牛的共舞,更显对人生的宽恕。
在医院陪奶奶的那天,我刚好看到,从牧笛男孩描述老人的那一段。那些老人都眼珠浑浊,像一具具干尸,唯有富贵苍老的眼里放着光。
住院区的年迈老人们,被推在轮椅上,或拄着拐杖被搀扶着,弓着脆弱的腰,目光呆滞。听不清周围人的谈话,命运全被控制在是否孝顺的子女手里。
我的奶奶也不例外,身体上的羞耻感,早被时间磨掉。每天发着呆,被医生翻来翻去的做检查。有时候,我就会想,我老了也会是这样无奈吧。
《富贵》是由此书改编的电视剧,是我小时候脑海里,唯一印象很深的电视剧。当时不懂贫苦,不懂凄惨,只记得富贵的悲伤情绪很浓,愈发的蓬头垢面。记得凤霞的笑,记得富贵的苦。
《活着》的开头,讲述了主角富贵,年轻时期的荒诞、破产,被龙二设下的局骗光所有家产,去给老母亲看病时被抓入国民军。被解放军俘虏后还乡,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
好容易还乡以为能安心过日子,发现儿子有庆,在给县长夫人输血的过程中死亡,而且县长居然是自己的战友。报仇的无奈,悲伤的无处宣泄。本以为有庆的死亡,是小说里的最大悲伤,却没想到只是死亡之路的起点。
变成聋哑人的凤霞,坚强的从大病中活下来。为了让两个孩子,能有一个人脱离苦海,富贵决定把凤霞送给更好的人家照顾。
那段复杂的心理,描写的真生动啊。“我是心理发虚,往四周看看,看不到凤霞在那里割草,觉得心都空了。难受的一点力气都没有。”突然失去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心脏揪住,感觉被掏空的状态,莫过于此,整个人都呆住,四肢发软,就是被刺激最深的状态。
没有夸张的痛哭流涕,因为心太疼,疼的坏掉了,麻木,没有知觉。什么都失去了动力,因为生命的一部分被带走了。
乖巧、懂事的凤霞,被送给别人家后自己跑回来。那是骨肉之亲的痛,凤霞不能说话,一手抓住家珍的衣服,一手抓住富贵的袖管,浑身被露水打湿,一直哭到哽咽。她不想走,又不忍心反抗父母。
凤霞用力哭的样子,就好像每个人看到自己。被最爱的人抛弃的委屈、害怕、不舍、心痛。我在医院哽咽了很久,因为我无法想象最爱的人“不得不抛下我,自己离开”的场面。
苦难的生活好像随着遇到二喜到了尽头,开开心心的结婚后想过安稳的日子,产后的大出血,又带走了可怜姑娘的性命。
妻子背负不住痛苦,一睡不醒。女婿也在工地发生事故,最后的孙子被豆子噎死了。富贵只剩下自己的性命和一头老黄牛。
余华用冷冰冰的笔触,写出了富贵的苦难一生,活着成为了富贵最艰难的事。富贵最后与老黄牛逗乐的场景,又充满了暖意。好像只要活着,什么苦难也不显得艰难,“不苦,一家人快乐就好”。
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揭示了活着的本身,就如面临死亡一般艰难,而因为如此的艰难,每个人的活着,富贵最后的活,都具有了深刻的意义。
如此可怜的富贵,都能回报以世界暖意。拥有友好、宽容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余华最想告诉每个人的事。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