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痛失的不是斯坦·李,而是那个年轻的自己
✨首发 2018-11-13
短短半月,前有武侠泰斗金庸绝迹江湖,后有漫威之父斯坦·李Excelsior. 四海朋友圈无不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
我没有偶像,也不追星。因而对于每一位老艺术家的离世,我都只有些淡淡的伤感,而不至于“痛失我爱”。但我真心地羡慕那些狂热的粉丝,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有信仰的。
人忽然没了信仰,会有多绝望,那种感觉我倒是知道的。
哀悼、缅怀和追思,对于逝者来说,其实毫无意义。然而生者又总得做点什么来自我安慰。那么,且让我来说说对于死的另一种理解吧。或许能让你心里好受一些。
前些日子,我去脑科医院看抑郁症。做了几百个问题的量表,终于搞清楚抑郁症和“丧”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你想不想死?想死,就是抑郁症。不想死,就只是单纯的丧。
而在那几百个问题里,最关键的其实也不过那几个——
你是否觉得活着没意思,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你是否有罪恶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你是否觉得如果自己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很多去看抑郁症的人,被医生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一愣,然后笑着说:不是,没有。
遗憾的是,我和他们不一样。
所以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总是对文学作品里的“死”印象深刻。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这段话,心态多么平和,明明就是一种顿悟后的乐观。但我上中学时读到此文,就唯独记住了那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再比如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再比如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再比如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
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里面那句“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意境和上面《盖茨比》那个结尾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人死了,世界却没有变好,历史在开倒车。
所以,死对于逝者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也许是一种解脱。天堂不会亏待他们。
全民致哀黄金时代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其实是这些领域后继无人的事实。
李咏去世了,电视圈还有几个上得了台面的主持人?
蓝洁瑛去世了,港星中还有“靓绝五台山”的演技派吗?
金庸去世了,文坛还剩下几个正经作家?更别说武侠作家了。
斯坦·李去世了,还会有新的超级英雄吗?
所以,你痛失的不仅仅是他们,更是那个叫嚷着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自己。
你的童年,你的少年,你的靑春,你告别的那个时代,其实早就过去了。你自己也知道,一切都会过去。
可你就是舍不得,就是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告别。
她知道自己永远处在与世告别的恍惚之中。然后却永远无处告别;她知道自己在与世界告别的时候,世界其实才真正诞生。 ——陈染《无处告别》
放手吧,是时候从靑春的迷梦中醒来了。
以后,你就是你自己的超级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