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芯
今天的第一条,来自彭天放老师的硬科技报告。
5月17日,欧洲一年一度的未来峰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在峰会上,著名的比利时微电子技术研究中心IMEC发布了未来15年的芯片工艺路线图。这张路线图,从今年台积电和三星即将量产的3nm工艺开始,一口气规划了未来七代的芯片工艺,比如2024年的2nm工艺、2028年的1nm工艺,甚至一直展望到了2036年的0.2nm的芯片工艺。
要注意,这个路线图并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对未来每一代工艺,都提出了具体的晶体管结构。我们在之前的节目里聊到,业界一直以来就有摩尔定律快要到头的担心。这次发布等于是把未来15年,业界打算怎么继续摩尔定律的技术路线图公布出来了,非常重磅。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这张未来15年的芯片工艺路线图,是沿着传统的芯片性能改进方向前进,制程越小,性能越高。不过你知道吗,决定芯片性能的,除了制程,还有一个重要指标,这就是晶体管的工作频率。现在芯片的工作频率,跟20年前奔腾4芯片的频率差不多,都是3-5GHz,也就是每秒钟30-50亿次。这个速度听起来很厉害,其实在微观世界里,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在过去20年里,跟芯片制程的突飞猛进完全不同,晶体管的工作频率就没怎么提高过。这主要是因为,发热问题很难解决。一旦晶体管的工作频率超过了每秒钟几十亿次这个范围,芯片就会变成一块不折不扣的电烙铁,很容易就把自己烧坏了。
怎么才能进一步提高晶体管的工作频率呢?目前科学界大概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更换晶体管的材料,用其他材料来替代硅。比如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研究的碳纳米管芯片,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第二个思路,就是改变计算的媒介,比如,用激光来替代电子,这是一个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
你知道,传统的晶体管是用电子来做计算媒介的。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块半导体上施加电压,让材料中的一大群电子聚在一起或者散开,来控制晶体管的开和关。这个通过电压来控制电子聚散过程,是要耗费一些时间的,很难做得特别快。
而用激光做计算,是利用了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不需要电子大范围的移动,只需要引发原子周围一些电子的状态跃迁,需要的时间就少得多。这背后的关键,是一个叫做“光激发”的物理过程。
简单来说,当特定频率的光照射到一些固体表面的时候,固体里的一部分电子会在光的照射下,从被束缚的状态变得可以做定向运动。如果光的频率、波形等参数调整合适,这些定向运动的电子就会形成可以被测量的电流信号。如果再进一步,用两束激光分别代表两个需要被运算的数字;而且这两种光刚好能够在固体里面引发两种类型不同的电流,不就可以用光来进行计算了吗?
最近,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搭建出了目前世界上工作频率最高的逻辑门电路。这是5月11号,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员用一种超短脉冲激光作为计算媒介,做了一个原型电路,这个电路的计算频率理论上可以达到PHz量级,也就是每秒钟千万亿次。比起目前晶体管每秒钟几十亿次的计算频率,高出了大概100万倍。
研究人员用来被光照射的固体,是一个长和宽都只有几微米的石墨烯薄膜,薄膜的两端贴上了用来测量电信号的黄金电极。然后,用两束激光来照射固体,一束负责照射石墨烯薄膜的正中央,引发一种所谓“实载流子”所构成的电流;另一束负责照射石墨烯薄膜和黄金电极的交界处,引发一种所谓“虚载流子”所构成的电流。
上面这些专业名词我们不用刻意去记。你只要知道,这两束激光都可以通过波形调控,被赋予0和1的意义。当它们同时照射到石墨烯薄膜的时候,薄膜上的总电流就可以用来代表这两束激光的运算结果。
更重要的是,用来运算的激光,是一种叫做“超短脉冲激光”的特殊激光类型。它的持续时间在一飞秒——也就是千万亿分之一秒这个量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这种激光作为运算介质,单个门电路每秒钟的运算次数,就有可能达到千万亿次的量级。这个运算速度,是目前晶体管的100万倍。也就是说,现在一颗芯片上,动辄需要几十亿枚晶体管完成的运算任务,如果用飞秒激光的运算单元来做,只需要几千枚就可以办到。
值得一提的是,发表这篇论文的学术带头人,从2007年读博士的时候,就一直深耕这个超快激光运算的研究方向。如今经过了15年的努力,才逐渐摸清了上面所说的激光波形控制、载流子的控制方程等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终于制造出了这篇论文里面的原型电路。这样的科学精神,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