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麒宇
经济学有一个基本概念,“机会成本”,意思是采取一个行为而放弃掉的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比如我花费一下午时间看书,但这些时间我本可以用来打游戏、睡觉,这些就是机会成本。知道这个概念,就容易理解权衡式思维,也就是必须权衡如何选择。比如出去旅行,如果有一个大的行李箱,你就可以把想带的都带上,如果只有一个小箱子,就要权衡哪些东西是必需的。由此可见,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会俘获大脑,让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与之相对,余闲是指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时,不存在稀缺心态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余闲意味着不需要过多关注,低效和浪费就会产生。一个富人不会用很长时间考虑想买的这件衣服会不会经常穿(金钱余闲),而一个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就会无所事事,耗尽时间(时间余闲)。当然,余闲还给了我们不去做选择的权利。看上了两件衣服,只要钱够,不用去考虑到底买哪一件。但是,所有人都会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认为还有余闲),在没有余闲时犯错将是致命的。这是余闲的另一个益处,在我们犯错时,给我们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余地。
既然如此,那么稀缺是不是就能让人保持谨慎避免失误呢?失误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几乎是无法依靠努力和专心就能避免的。所以稀缺不能让人避免失误,反而会让人在失误时很难转化(拆东墙补西墙,后果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