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内楗第三(原文附译解)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古奇文译站

《鬼谷子》内楗第三

内揵,是指从内心下工夫、从内心谋划以让对方心服的谋略。内:门里的人,本文意思为:已经进入的言论,引申为:他人固有的思想。楗:门拴,本文意表门拴之外的人,意思为:取下门栓的谋略,引申为:改变他人固有思想的方法。

今日头条号名诗词解读译本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君主与臣子、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之间的事情,有的离得远却亲近,有的离得近却疏远。有的接近却不被启用,有的离去还被索求。有的天天来到眼前却不被运用,有的远远地听到声音就被思念。(解读:君主对臣子和上级对下级,会因志趣而取舍。非其意或违其意,则不用,顺其心或合其思,则虽远反求。)

今日头条号名诗词解读译本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事物都有内和楗两方面,平常的情感都与本源相连结,有的靠道德相连结,有的靠朋党相连结,有的靠钱物相连结,还有的靠美色相连结。(今日头条号名诗词解读译本)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符合这种相结的本意,就能想入就入,想出就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求就被求,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入往来没有间隙、不需要标记,独来独往,谁也没法阻止它。

(解读:事物都以固定的方式相结,不管是以道德相结的师友,还是以朋党相结的盟友,钱财相结的实友,还是以美色相结的损友,均符合物以类聚的特点。这是内心相结的方式,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入人之心,从而达到改变别人固定思想的目的。)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

所谓内,就是已经进入的言论(固定的思想);所谓楗,就是取下门栓的谋略(改变固定思想的方法)。想要说服他人,一定要把握尺度,谋划事情,一定要循序渐进。暗中分析对错,透彻辨明得失,以驾御他人的意志。当别人对你的话语或计谋有反应主动来找你时,你就要附和他的谋划。(解读:要驾御人,首先要迎合人心,与其谋划相合则可从细微之处转化他。)

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

详细地思考后谏计,常能适应形势。如果内结的情况有不相符合的人,就不可以施展行动。就要揣量判断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以便实现自己的所为,要来寻求别人的改变。以别人的变化来寻求内结相合的人,就像管门的人用钥匙开锁一样。(内结就是内心固定的思想,人的思想不会是一成不变,要观察正确的说服时机,从细微处入手,先求其变,再求相合。)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着他的言辞,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人,能审时度势,所以才能沟通天道,能化育四时,驱使鬼神,与阴阳相合,从而牧养人民。(解读:讨论过去是为了言明未来,谈及未来是为了变通思想,如同洗脑之术,思想已被你说变,那还有什么不被你控制的呢?)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看他谋划的事情,就知他的意图。事情有不符合其意的,是因为你有不清楚的地方。符合却不相结的原因,表面亲近背地里疏远。事物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解读:每个人做事都有他的方法,通过他做事的方法,就知道了他的意志取向,不符合他的意,肯定是对他的意图不清楚,合他的意却不和你结好,那就是你本来就不是他相结之同类。如果没有明主,圣人是不会为他人谋划的。)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所以说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心意暗合;距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志向不一;接近却不被启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不得其所;离去而能被索求的人,是因为他做的事正中别人的未来。每天都在眼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实施的行为与别人不合;距离遥远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相符合,需要他一起谋划等待决定的事情。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因此说,没分清别人的类别就去游说别人的人,定会事与愿违,没有掌握别人的实情就去游说别人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得到别人的情况就能确定方法,这样运用,就出入自如,既可以进谏也可以离开。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先见之明来自于道德、仁义、礼仪、音乐、忠信和计谋。首先摘取经典的诗书,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讨论离开还是接近。要想与人心意相合,就要用心去了解他的内心,要想离开,使用与他不合的想法。

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

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揣测未来的事情,见到各种疑问能临机决断,策略才会没有失算的,就能建功立德。治理人民要上下有序,入赋税之业,要远近无差,这样才叫思想统一内部团结。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就要提出谏计使他反省。别人的内心会觉得你不错但表现出不能再留念你,这样你的名誉就会飞扬。如果诏命自已来了,就要去迎接。如果想拒绝,就要向他说危害或危险。是去是留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要考虑清楚,使旁人看不出您想要干什么。这就是全身而退的最好的办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