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之旅|第十周:关系,就是一切
说了什么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1.看见,就是爱。所以婴儿最初都在寻找妈妈的看见,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还可以看到,他们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
2.当从来没有被看见时,你的一些感受就像不存在一样
3.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心理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平滑的镜子
4.艾瑞克森催眠流派有两个“看见”别人的技巧:和对方同频呼吸,简单回应对方的感受。
你真能保守住一个秘密吗?
1.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需求。人们渴望感受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
2.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彻底保守秘密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3.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的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心灵感应与深度同频
1.深度的心灵感应,意味着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的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对于心灵感应,有一种解释是:时空是因物质而生,而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2.没有固着在“期待着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这种需求上的朋友,在婴儿期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养育者,或者妈妈或者其他执行母亲功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到了婴儿的信息,给予了婴儿还可以的照料。
3.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贯注”,这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的回应婴儿,就相当于婴儿这一刻的呼声被听倒了,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甚至是存在感。这种及时回应这是一个极大的礼物,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
4.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是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这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回应以感受,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而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受到了爱,在这种时刻,自我的“壳”好像被打破了。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链接,而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样。有了这种感觉发生,也才叫爱吧。当爱发生时,自我就可以被放下了。所以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全神贯注时,感应就会发生
1.心中没有孩子,或者心中没有住着谁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去和孩子、或他人建立心心相印的关系,办法就是全神贯注地去和一个人在一起。
2.全神贯注,和“你在,所以我存在”是一个意思。当你全神贯注的带着爱关注着我时,我也就感觉到你的存在,同时我觉得我也存在了。然后,我的心神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3.不仅仅是婴儿需要母亲的全神贯注,事实上任何关系中,如果两个人之间能有全神贯注的状态,就可能会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
感受
1.人因为自恋,所以寻求被看见,这是因为想要有认同感吗?难道每个人都是这样子想的?真的有这么复杂的情感吗?会不会其实别人真的没想那么多,做出“被看或不被看”的决定,只是想那么做而已呢?如果按专栏所说,每个决定都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人活着岂不是很累?
想到之前曾听一位对情感颇有研究的人说自己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自己可以宅在家里好多天都不出门,专注于写文章,做研究,写书,发呆等等。其实,我觉得一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多自由,不用受别人的影响,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用体会别人的情绪,随意随性,多好。喜欢热闹喜欢人群的也许不能体会这样的感受,可是自得其乐不是挺好的吗?哪有那么多的原因,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一个手机,一台电脑……即使只是自己去跑个步,那也是一种享受呐!
2.心灵感应没有体会过,不过对于“全神贯注”这一说法倒是比较能够认可,毕竟这样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状态、情绪,如果再加上对对方的了解,也许也就能够达到理解对方所想的阶段了吧!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应,可能也是建立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总结
1.与人建立关系,需要真诚以对,特别是亲密关系的时候,更要“在当下”,体会对方的情绪与感受,看是否能找到心灵感应的感觉。
2.不要什么事都想那么多的为什么,有时候的决定就是“唯心”而已,但有时候的决定究竟为何,却是要斟酌一番,因为找到源头,也许就可以解决自己一直逃避的问题,不愿面对的状态,让自己一步步成长为拥有强大内心的人。
延伸阅读
原始母爱贯注:是说在婴儿与母亲关系的特别发展阶段中,“足够好的妈妈”给婴儿提供充分所需要的一切,母亲依据他的孩子需要的变化适应和改变,但在孩子的依赖性增加时要逐渐的减少,为了强调对于母亲所要求的变化,温尼科特用原始母爱的全神贯注这个词表达母亲对儿童需要的领会。母亲的全神贯注,是紧随着他的孩子的需要,要像是他自己的一部分需要一样。
这种母亲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地回应婴儿,不过,原始母爱贯注是有时间的,一般是分娩前后的几个星期。
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