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在想什么?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懒人的记录

晨操,我看见小武,就气不打一处来。

其他同学,运动服,运动裤,看起来干净利落。她,上身蝙蝠衫,下身宽腿裤,裤腿前还几个破洞,下面只到脚脖子,刻意露出脚踝。

昨天的叮咛看来一点用处也没有!昨天她就穿了牛仔裤,说好今天换裤子,结果又是这样!

不给你点颜色,你以为班主任是摆设。

我立刻让她出来,兑现诺言,裤子不合格,不要上操,就站边边“示众”。

她很愤怒,表示今天穿得是帆布裤,已经没有再穿紧身牛仔裤了。

我更愤怒,明明让换,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一样?

我大声批评,她委屈,继而满不在乎,用沉默对抗批评。

批评了一会,其他的同学都转过来看我们,我认识到这样不对,不该和她就这个问题纠缠,因为我们根本没在一个频道上。

我责怪她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换运动裤,虽然换了宽松的裤子,但仍然没达到要求。

她委屈明明自己已经换了宽松的裤子,为什么我还要批评她,而且其他同学穿了紧身裤我却没有追究。

所以这样的沟通只能以失败告终,要么我以班主任的权威压服她,要么对她这种的行为置之不理。

我的错误是不该和她就换没换裤子争辩,而是指出她换的裤子仍然不符合要求。因为规矩是大家需要一起遵守的。

所以我不再发火,先认同她换了裤子,比昨天有了进步,但仍然不符合规定,所以按照规定还得站一会。

她想了想,情绪慢慢平静,也同意站一会,表示明天会换符合要求的裤子。

早晨的事就此告一段落。

中午,我去教室送照片,刚进门,就发现小武又坐在一个男同学的桌子上面,搭拉着双腿,聊的热火朝天。

我不仅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用手把她拽了下来。

动作有些粗暴,一改往日的儒雅,她可能被拽疼了,开始还没意识到问题在那,被我揪下来训时,神情还没反应过来。

我告诉她,第一,坐人家桌子上,欺负老实人吗?另外,女孩子,吊儿郎当坐桌子上,风度何在?气质何在?平时如何教导你的?

她又委屈,刚要辩解,上课铃响了,我不想和她纠缠,让她回教室上课。

下课后,她主动来找我,对刚才的问题进行解释。她没有欺负那个男同学,他们关系挺好的,聊天聊得高兴,就忘乎所以坐人家桌子上了,今后她会注意,不随便的坐到人家桌子上。

我告诉她,女孩子的气质,虽然没什么一定要怎么样的标准,但大体不在乎自信乐观,得体大方。一个女孩在公众场合坐桌子上,这种行为怎么都不算得体。当然老师的行为也很不得体,不该直接把你从桌子上拽下来,或许单独叫你出来,指出问题更好一些。

她接受了我的意见,矛盾解决。

反思:

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可能有两种模式,首先是愤怒,感觉自己不被尊重。明明再三强调的事,还不遵守,于是带着情绪处理,要么以力降服,造成对抗,就像开始我和她吵架一样,导致事态的激化。

第二种模式,理性思考问题,就事论事,以理服人。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所在,按照规定处理,学生的抵触可能会少一些。学生会明白她犯没犯错误,确实犯了错,她总是心虚的。这时你教育她,她基本上无话可说。

结论:

首先,老师面对学生犯错时,要保持理性,不被激怒,不带情绪,客观的指出问题,按照要求处理,避免双方由沟通走向对抗。

其次,一次错误就对照一次错误处理,要有归零心态,尽量不要翻旧账,以免越来越情绪化。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发泄。要明白学生是一定会犯错的,惩罚如果不能触及思想,要么导致逃避,要么导致怨恨。

最后,尽量不带偏见。老师也是人,对某些学生的偏爱和厌恶是正常的,但职业要求我们要尽量公正客观,不带偏见的处理问题。

每天反思,才能有所不同,与诸君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