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和不聪明
聪明的孩子,前程不一定一帆风顺,反而有可能坎坷至极。而不聪明的孩子,反而生活的比较稳。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几个孩子的故事。
小丁上小学时,所有老师都不允许他在课堂上第一个回答问题。不是对他有什么偏见,只因他太聪明,老师刚出的题目,别的同学思路都没理清呢,他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没有老师分析题意,启发引导,其他学生学不会,课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怎么办?不得已,老师们只好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限制。
老师教加法时,他已经在做乘法。
念三年级时,他经常给四年级的姐姐讲题。
这样聪明的孩子,在兵二十年的教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毫无疑问,小丁的确是个天才。
几年后,听别人谈起小丁,却令人感到惋惜不已。
听说他现在已经彻底变成一个社会青年,今天染个红头发,明天染个黄头发。
整天叼着烟,和一伙混混骑着摩托车飙来飙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变成这样呢?
据熟悉他的人说:“家长的溺爱使他变得非常任性,且越大越懒散。上高中后,天天睡懒觉 ,不服管教。只过了一周,他就被学校劝退了,学校要求家长带回去教育,改掉坏习惯,再来上学。”
回去之后,不但没教育好,反而更加无法无天,管教不了,终于沦为了社会上的混混。
无独有偶,邻居家也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在一二年级时,他不用怎么学就轻易取得了第一名,别的学生写一行生字,他只写一个。他认为自己都会写,不用重复繁重的抄写工作,于是,他便有了更多玩的时间。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到了五年级,他的书写速度、计算速度,明显跟不上其他学生。
从以上两例中可以看出,聪明有时候并不是好事,由于你聪明,便缺少了多次重复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机械的,毫无意义的,但它却磨练了一个人的意志,甚至当经过多次磨砺而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你便甘愿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忍受甚至享受这种磨砺,从而会愈战愈勇。
而聪明的孩子这种磨砺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缺少那么顽强的拼劲。如果再不严格要求,就会染上懒散的毛病,遇到点真正的困难,极有可能会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