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儿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读书

逐“波”随流

2017-05-18  本文已影响34人  博雅亲子阅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追随!

追逐吴晓波的过程,始于《大败局》,热于《激荡三十年》,叹于《历史经济变革得失》,敬于《吴敬琏传》,爱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逐“波”,是因为吴老师提出的社群文化: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屌丝经济。我自认不是精英阶层,但我一直梦想成为精英,所以我认同吴老师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定义和引导--在“金钱独立”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独立”。

逐“波”感受分享:

另眼看财经---《大败局》

因为学会计,必须看财经。

财经类书籍中,很少有研究失败案例的书籍。我们都乐于分享成功,更希望从他人成功之路中,吸取经验。但吴老师从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走的弯路、错路中,为我们提供了成功所应具备的条件和遵循的市场规律。

开始读《大败局》纯属偶然,看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喜欢吴老师平时的语言,深邃的观察,悲悯的善心。

平常人眼中的中国经济--《激荡三十年》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这个70后成长的30年。我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我经历着改革,却懵懂于经济发展。

物价上涨了,我却买了房;股市暴跌了,我却不存银行了;房地产垮了,我却感叹没有存房。我是不是老掉队?非也,因为我是老百姓、平常人,我看不透经济,是因为我身在其中,在激荡中翻滚。

吴老师,用普通人的视角和经历,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故事,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哪些事儿判断对了,哪些失误了。总之一句话,无须激荡,安静踏实生活就好!

盐、铁的中国--《历史经济变革得失》

一说到经济,我们就对西方文明,顶礼膜拜。其实,我们中国,才是真正的商业帝国。可曾想,中国人用茶叶、丝绸、瓷器(东方三宝),在雍正爷前,占据了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财富。中国人才是真正精明的商业奇才。更不要说,中国人在2700多年的发展中,中央集权仅靠盐、铁经营的专属权,就牢牢控制了泱泱大国的经济命脉,让国家机器正常有效运转。皇帝一茬一茬的换,经济格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按部就班地正常运行。这其中,有得—平静安稳、自给自足;有失—循环往复、拒绝变革。我们从小就读史、学史,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历史,别有一番风味!

平实、真实、现实的可敬老人--《吴敬琏传》

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的大家,他有敢于说实话的勇气,更有说实话让人信服的学识。吴老师,通过对吴老一生经历的犀利刻画,真实再现了一个经济学家,在中国战火飘摇中,在意识形态冲击中,由冲动、摇摆到坚定的蜕变过程。值得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阅读。

我们的祖辈、父辈所经历的苦难--物质的匮乏、精神的跌荡,不是我们能用“想象”二字,能解读的。吴老,少年的传奇,让我再体会了一把“民国风”;吴老,壮年的徘徊,让我明白一个人知识构架的完备、价值体系的构建,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磨砺和思考;吴老,功成名就后的坚持,更让我懂得,品格的塑造是人一辈子的追求。

吴晓波老师的行文中,我看到了一个谦卑的学者对一名大师的尊崇和敬意,一个懂得放低自己的人,才能带你看得更高。书中,还穿插了不少中国经济学家的感人故事,值得拜读!

中国文人的“桃花源”情结--《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这是吴老师唯一的散文集,是他写给女儿的书。与其说是生活的倡导,不如说是他的生活实践和追求。中国文人永远都有的“桃花源”情结,吴老师在他千岛湖的小岛上得以实现,真的是羡煞旁人。吴老师种植的上千株杨梅,成了他生活的美好亮点。吴酒(吴晓波千岛湖杨梅酿造),是我唯一主动购买的酒类产品,因为那是一份美好的向往。

吴晓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着自己的思想主张,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是有魅力的人。逐“波”随流,不是盲从,是持续的发现和延展。什么都要给自己一个能讲得通的理由?不轻易追随,也不轻易放弃追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