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儿童绘本故事婚姻亲子家庭亲子教育

孩子胆小,真怪我!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23人  书童阿雷

周末,我和老婆聊起了儿子(小福,他自己起的名字啦)的教育问题。

小福马上满四岁了,聪明、懂礼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能力超出我的想象,作为父母我们对儿子的进步非常欣慰。但是小福比较认生,对于略有难度的事就不愿意尝试,对于陌生的环境有恐惧感,对于略带危险性的活动非常谨慎...... 所有这些我总结为胆小,再深入一点应该归因为缺乏安全感。

对于其他的小缺点我都可以包容甚至忽视,但是对于“过于胆小”这样的缺陷会影响小福各方面的进步。凡事有果必有因,我尝试找出其中的原因:


原因:

“孩子不成材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因为如果是基因缺陷那是遗传父母的基因,如果是后天没有培养好更是父母的责任。”某文章如是说,我深以为然。

1.我和老婆都是比较谨慎的人,虽然年岁渐长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生活中还是常常能找到影子。基因的力量是强大的,我记得小福刚会走路的时候他会绕开盲人道和颜色看起来有点奇怪的路面,而这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跟他讲过的。

2.小福3岁之前,我自己容易发火。怪而大的声音容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障碍,发火让他无所适从。

当爹确实是个技术活,父亲进入角色的速度比母亲慢好几拍,或许某一天我们发现之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是实质性的影响已经产生了,这种影响或许会伴随孩子一生,即使我们可以做适当的弥补,这种影响也会在关键的时候冒出来。

3.对于小福要求过于苛刻。这是对第二点的补充,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我从自己的视角看孩子觉得他应该做到,而孩子在我的大声斥责中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孩子学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的苛刻要求会让他觉得自己达不到要求,既然如此,干脆就放弃了尝试。

4.带孩子探索新世界的活动太少。我属于比较宅的人,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其实与孩子一起去探索和社交的时间并不多。或许孩子没有学到与新事物打交道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只能在频繁的与新事物互动的过程中习得。(有些知识是阅读学习可以掌握的,有些必须通过频繁的使用才能习得)。

5.对小福行为限制过多。这一点跟家中爷爷奶奶有关系,而且由于工作原因小福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超过了跟我们相处的时间。老人总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我如果是孩子,我能做的只是坐在沙发上吃手指(不对,吃手指也是不对的)。


方法论:

任何没有方法论的反省都是徒劳的。方法论不仅仅是对原因的简单应对,更重要的是找到最核心的行为准则让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重复。

1. 最高行为准则:不发火,活在孩子的世界中。上面的分析我发现,除了遗传的因素,让小福变得谨小慎微的原因是我让他活在我的世界之中、标准之下。因此,把孩子当孩子看,活在孩子的世界中才能理解他的行为,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发火不对,真不对。

2.鼓励,近一段时间先把“批评”这件事放在角落里,让孩子建立自信。虽然我认为批评是挫折教育的必要手段,但是目前看来是过头了。

2.每周带着小福去见我的朋友,他的朋友,带着小福做原来没有做过的事,而且新的尝试主要从玩的方面展开。

3.做老人工作,减少限制。虽然很困难,但是也要做。只要不是危及安全的,可以让孩子积极尝试,最起码可以不去干预。


后记:

当爹四年,成长颇多,现在已不是愣头愣脑的虎爸了。但是每每遇到孩子教育中的问题,还是觉得自己too young too naive。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他的美好不限于带来我们更多生活体验,更在于一起成长,彼此成就。

当爹,当好爹,当好好学习的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