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

浅析100000+鸡汤文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斗墨鱼

此刻(2018年5月24日上午10点15分),

我刚刚在某微信公众号上看了篇阅读量十万加的文章。

题目叫《爱情的最大问题:我们都想找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人》。

这自然是一篇鸡汤文。

即看完之后,

觉得很有道理,

但转念一想,

它只是提供了个老生常谈的观念,

以及并不触及心灵。

是不是鸡汤文,

许多时候我都是看,

有没有令我的心灵颤动。

话说回来,

这篇文章(鸡汤文),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能达到阅读量十万加的原因有五点:

1.讲故事的方式。

文章里,

包括名人八卦和名著摘编,

作者一共讲了五个小故事,

既有开篇切题的一则真实案例,

一名22岁的女孩因为富二代老公劈腿,

不爱自己,提出分手,

于是自杀了的新闻。

也有李宗盛的故事,

刘强东和奶茶这对知名夫妇的点缀,

还有作者“表妹”的爱情观。

换句话说,

这是一篇非常像我们以前中学读书时,

老师教的议论文的范式,

论点鲜明,

事例丰富,

有故事、有名言。

这样的文章,有时我觉得,

就像是一部机器(人工智能),

随机从我们这万千世界里,

抽取了几则事例,

进行了逻辑上的稍微调整和转换,

再进行文字上的润色,

就这么成了篇“洋洋洒洒”,

阅读量十万加的“好文章”。

这也是我觉得这样的文章比较廉价的原因。

(其实廉价也有廉价的好。我不鄙夷的。)

2.平实、简洁的语言。

通篇文章里的文字,

没有长句,

没有生僻字,

都是大众平时常用的文字。

就是只要会识字,读这篇文章

完全没有一点障碍。

我相信我这篇文章,

能看到这里的读者,

一定在内心里客服了很多“阅读障碍”。

包括我的行文风格,

文章里一些“思维跳跃”的地方。

若有一个人统计这个公众号里文章的文字

不出意外,

应该就是我们日常交流里,

常用的那百千个字词。

我们知道,

任何一篇文章,

语言是关键。

文学作品里,

有一套很“文学”的腔调,

包括传媒的报道,

其中的腔调也是各个不同,

有的是尽力追求深度和专业性,

于是文章里就会有专业性名词

或者普通人不去搜索,

就捕捉不到的一些点。

这篇文章的语言,

直接点说,

就是定位非常正确,对于它的受众群来说。

多说几句,

在许多微信公众号里,

很有语言特色的,

我个人记忆深刻的,

是已经被封号的《毒舌电影》。

(这最后一句,不是我自恋,其实就算是很文学“腔调”。)

3.例举的事例。

文章中,

除了有不少的故事和名言,

还有一些事例,

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也已经成为该公众号的风格。

文章里插入一些实验或者事例,

给人一种“哇,这作者见多识广、权威”的念头。

4.文字的排版。

是的。我的这篇文章,

就是模仿了该公众号里惯用的文章排版方式。

说实话,用这样的排版写文章,

我觉得整个的思维更为绽开,

有点思如泉涌的感觉。

当然,作为读者,

看这种排版方式的文章,

可以读得很畅快,很恣肆(该公众号的文章,绝对不会用到“恣肆”这种词)

一目十行,很有成就感。

但是,不能进入沉浸式阅读,

这也是我将这些文章称为鸡汤文的原因。

5.配图。

其实配图算是个很细微的细节。

但从这个细微的细节,可以看出

这个公众号,以及同类型的公众号,

已经精细到这份上了。

令我不由得相信,

他们一定有一个专业的团队,

专门负责收集文章的配图。

这已经是个流水线、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了。(嗯,此刻单枪匹马的我。)

这些配图,

既有对应“爱情”这个主题的浪漫卡通绘图,

也有进一步佐证作者观点的截图,

前面的配图,为了烘托阅读文章的氛围,

产生一种温馨浪漫感,

后一种配图,自然又是给读者产生

“哇,这作者见多识广、权威”。

写到这里我的这篇文章也快写完了。

不过对于“爱情的最大问题”,

这种宏大的可以揉进各式各样观点的问题,

我还想多说几句。

因为,我曾经也写过一篇文章(当初也是戏仿公众号文章的方式),

当时我给出的观点是:

爱情的最大问题,

正是在于爱情的纯粹性。

我稍后就会贴出这篇文章。

敬请前往阅读(其实不看也行)。

也是没什么营养的鸡汤文,

只是换了个角度看待问题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