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送子女多读书”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成文的家风,但我认为,我妈“一定要送子女多读书”的事,倒是可以当做我的家风故事来说一说。
“门门5分”的遗憾
妈妈为什么想送子女多读书呢?这得从她小时候说起。妈妈苏巨芝,生于1943年,初小毕业时,想继续升学,家里没钱,她就自己“担脚”挣学费。不料6年级时,外公得了重病,她不得不辍学服侍外公。外公身体好点后,她又靠“担脚”,上了两年农中(初级农业职业中学)。后来外公病情恶化,家境更差,学自然没法上了。
妈经常讲:她从小就羡慕读书人,也很想成为读书人;她的成绩特别好,“门门5分”(可能有点那个),如果家庭条件好一点,考个大学肯定没问题。然而,上了两年农中后,她就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她最喜欢的学校,成为读书人的梦想也化为了泡影。
好在妈是位乐观主义去者,一个梦想破灭了,另一个梦想又诞生了。有了子女后,她就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一定要送子女多读书,一定要将子女培养成读书人。
“读了书是一定会有用的。”
上世纪70年代初,妈将子女培养成读书人的理想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一是高考被取消了。在她心目中,要大学生才算读书人,大学都不招生了,子女怎么上大学?怎么成为读书人?对此,她有点迷茫,但并不绝望。因为她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国家不可能永远不要读书人,政策迟早会变。
二是我成绩太差。我70年上学时,“读书无用论” 盛行,学习一塌糊涂,开卷考试,成绩也稳定在60分以下。对此,妈痛心疾首、大失所望,你这样的成绩即使大学招生也考不上呀!
不知道妈到底是天生重视读书,还是担心“读书无用论”对我影响太深。
在当时条件下,她经常教育我:“现在大家都不读书,正是你读书的好机会,只要稍微努点力,就比别人胜得多。读了书是一定会有用的。”平时聊天时,也经常自然而然地讲“读了书是何等的好、读书人是何等的了不得”等。
在妈的潜移默化下,我虽然成绩很差,但对读书人真的有点肃然起敬了。
“考到25岁为止。”
果不出妈所料,1977年底,冬天里响起了“春雷”,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了。
那时我刚刚经推荐上高中,只恨自己没抓住“读书的好机会”,知识一穷二白,考大学肯定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妈有信心、有决心,她说:“成绩差点没有关系,相对来说,你还算好的,你不是进了重点班么,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再说,即使毕业没考上,我也要送你复读,考到25岁为止。”
那时家里非常困难,但凡与我学习有关的开支一样也没撂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高考前夕她还买了一瓶补脑汁送到了学校。
妈是一个起早摸黑的大忙人,但还是经常挤时间到学校做“校访”,不仅认识了我的老师,而且结识了她的本家——苏校长。
工夫不负有心人。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在得知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刻,我真不知道妈心里到底有多高兴。
“择校”
1985年,三弟中考,成绩大大超过了中专分数线,那时读中专是不少农家弟子梦寐以求的事,但妈一心只要三弟读高中、考大学。当时高中也按地域招生,三弟不能进一中。可妈不知怎么回事,硬是想将三弟“搞”到一中去,找了很多关系都没办好。幸亏天无绝人之路,妈在再次失望而归的途中,遇到了她的本家——苏校长,而且苏校长竟然已是一中校长。不用说,难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用现在的观点看,妈妈的行为叫择校。但我知道妈当时的认识水平根本没有达到“择校”的高度,之所以想让三弟进一中,纯粹是她与生俱来的孟母式教育观的自然流露,是对子女成为“读书人”的渴望,是对“一定要送子女多读书”的追求。
后来,三弟不负众望,考上了清华。大家高兴之余,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弟如果没有进一中,也能考上清华吗?
直接找大学校长
1993年最小的妹妹参加高考,成绩不错,可到了9月底,高校招生结束了,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全家都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天,妈偶然碰到了一个来冷水江出差的武汉人,其爱人在武汉某重点大学工作,他提供信息说,妹妹这么高的分数只要去那所大学找一下校长就可以去上学。素昧平生,校长会帮忙?况且招生早已结束,即使校长愿意帮忙,也爱莫能助了呀?
可妈妈愿女上学心切,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毫不犹豫就独自去了武汉,直接找到了那所重点大学的校长。校长了解她的意图后,可能被感动了,竟然派专人到湖南省招生办将妹妹补录。
后来,亲朋好友知道了这件事,无不五体投地。
“一代一代传下去。”
现在,妈虽年逾古稀,但见识更广,分析问题更是高屋建瓴。
2013年,我小孩想去澳洲读硕士,费用相当大,不少好心人都劝我要慎重考虑。但我看来,根本不用考虑,为了读书,钱再多也得花。对此,妈多次夸我有眼光。
16年底,我小孩申请到了莫纳什大学全奖博士。我妈知道后特别高兴,并发表感言:一是水对建文来说,还要感谢陈代富,是他把铁厂搞好了,使你有经济能力送水水宝去澳洲读书;三是水水宝又带了个好头,实现了开门红,希望大家将“送子女多读书”当做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