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10)--小结与辅助阅读
2017-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lylinxiao
第十章:赞同或反对作者
判断一本书,首先要尽可能少地抱有偏见与情绪,在此基础上,看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看作者的论是否完整。解决问题类的书,一般的思路是:前提(知识)条件-->推理或论证程-->得出结论。我们所作评判,可针对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行展开。不论赞同或反对,保持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与理性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
文尾,作者对前之前四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以下内容为回头复习之用):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
-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十二章:辅助阅读
关于辅助阅读的工具与用法,作者进行了介绍说明:
2.其他的书作为阅读时的外在助力。特别是按时间顺序。
3.运用导读与摘要。尽量少用。
4.工具书。并不是万能的。在此之前必须明晰:你要什么?在哪里能找到?如何找?
5.使用字典。除非是相关的字与作者主旨有很大的关联,否则尽量少用。
6.使用百科全书。遵照与善用索引。
我没有总结出第一个是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