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面对童年的最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晨熙小太阳

童年经验对人的一生有深刻影响。著有《被讨厌的勇气》《自卑与超越》等经典心理书籍的著名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至理名言,虽然我只是部分同意他的观点,但不可否认,每个向内探索的我们,都一定会追溯到童年。

在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里,看到了胡因梦一生的自我探索之路,而从她对待童年的态度,以及面对人生时不断自我探索的精神中,我看到了解决童年创伤的最好方式,也看到了面对自我的最好方式。

01 胡因梦的童年

胡因梦在她的自传里,用了1/4的篇幅去讲述她的童年经历及她父母的关系。并不断剖析这对她人生的影响。她1953年诞生,母亲44岁才生下她。但在她还是小学时父母关系就已处于对立,母亲和父亲都在她面前抱怨对方的缺点。但母亲在她面前说父亲的负面话语,不但没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反而造成了胡因梦情绪上的反弹和对现实人生观的鄙视,这一点从后来胡因梦从演员到决定只做自己爱做的事,到挖掘内心最深的召唤成为身心灵追求者;从她在两性关系里的追求中,都可以看出。

5岁时与爸妈合影

由于独生子女,爸爸去台北了,妈妈又经常打牌,从小她便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而和母亲关系的紧张,也或多或少加强了她情绪上的敏感和洞察力。可以看到在后来的人生中,胡因梦经历了许多心理上的动荡和思索,最终踏上了身心灵传播之旅这条道路。

当然,“尽管有一些创伤儿童的记忆,学习与成长仍然充满着兴味。”坏的在影响她,好的也在成就她。良好的家境,多样化的兴趣赛好,丰富的经历这些,都让胡因梦在后来的发展中有更多元化的道路。她从小和妈妈看电影是一名小影迷,这对她日后踏上荧幕是有影响的。学生时期她唱歌、学习乐器、绘画,在女校接受良好的教育,高中时接触了大量外国文学和杂志。在女校的这十年时间,她的意识开始转化,对自我意识有了一点点的认识,对宗教的认识也在这里启蒙。这些,都让她为日后成就一种,至少在外人眼里看来是无所顾忌的、成功的、奔放的人生,打好了基础。

胡因梦写作此书时已经穿越了许多趟身心之旅,可以看出她对自己人生的认识已经到一种相对透彻的状态了。她在面对童年态度,让我觉得达到了一种“教科书范本式”级别。

年少时的胡因梦崇拜的看着父亲

2.客观看待童年创伤,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必过于责怪

从胡因梦对童年的剖析里,可以看出她对童年是一种毫无责备、坦然直面的态度,她不刻意回避,也不因此自怜。反而是百分百的接纳了他们,并以童年来观照到更深入的自己。

按理来说胡因梦的出身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出身了,1953年那个年代,在她可以从小学习芭蕾音乐绘画时,在她可以6岁和妈妈一起看电影,还有专门的佣人照顾时,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都处于挣扎在温饱线下的、贫穷的阶段。父母对孩子只要养活就可以了,根本没有这么多心思去教育他们。

可她还是受到了一些童年创伤。

难得一见的东洋女子模样

为什么我只是部分同意阿德勒的观点,因为在大概率情况下,绝对幸福和绝对不幸的童年是很少的。这里先不说极端情况下孩子遭遇父母迫害的惨痛例子,在大部分正常的家庭中,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绝大多数我们的童年,都是爱与痛交织的。父母做得再好,童年创伤也可能在不经意中发生。

我有一段时间对父母给予我的伤害难以释怀。我的自卑、安全感缺失、孤独、恐惧,很多都可追溯到童年经历。但随着与越来越多的身边朋友交谈,我发现,从小绝对幸福的朋友,一个都没有。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在某些时刻受到一些伤害。这些伤害影响了我们一生,可放在小时候的场景,那都只是父母一次不经意的行为而已。

儿时的我们敏感而脆弱,刻意或不刻意的对待都可能在内心种下某颗种子,不必逃避童年创伤,也不必放大童年创伤,意识到它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心理上放下这种“责怪”感,也许是我们治愈自己的第一步。

3.从向外求转为向内证得

胡因梦在35岁那一年和母亲说,此后我不再为钱做事情了,我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此后她踏上了生命的自我探索之旅,翻译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开设工作坊帮助更多人自我探索和觉醒,接触环保运动等。这过程中当然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被特异功能所误导。但是每走一步她就又迈向了内心一步,她越来越懂得自我观照,并在前言里言辞恳切:

“这本传记若是能帮助读者把人生方向从外求导向内证,也就不枉费我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非言语所能道尽的艰苦了。”

在台湾演讲,推动身心灵成长是今生宏愿。

她的婚姻生活应该不能算是幸运的。在初恋男友那经历了一些创伤,后来和李敖的感情,又有许多争吵伤害。“没有一个人不想爱与被爱,然而我们求爱的方式竟然如此扭曲和荒唐,爱之中竟然掺杂了这么多的恐惧和自保。”

回想我自己。在不断和自我和解的过程中,我在两性关系里寻求帮助,也在父母身上寻求帮助,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但最终,在经历过许多的撕扯和吵闹后,我发现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只能是我自己。我的内在小孩长大,我成为自己的完美父母,才是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4.让自己内在力量升起的2个办法

但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在小孩长大?如何成为自己的完美父母?除了一开始说的客观看待童年之外,第2步,需要去坦然的,全然的直面和拥抱过去的自己。

在澎湖的古堡中拍摄佳丽宝化妆品广告。

以往我不喜欢小时候那个自卑敏感,只想着讨好别人的自己。想把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剥离。但反而那些特质却一直跟在我身上,甩不掉。

是去年回家。我再一次翻看我过去的日记。但是那天,我终于敢细细看我的日记,看到我小时候的害怕担忧,看到高一时的热烈情感和“非主流字体。然后我蹲在角落闭上眼睛尝试回想,让自己回到过去。我先是拥抱了7岁的自己,和她站在同一角度去理解她,支持她,然后回到高中,直面我的少女思绪,再也不嘲笑和漠视。就在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当我穿越到过去拥抱她们的瞬间,她们也同时拥抱了我。

我终于和过去的自己合为一体。又或者说,本就是一体的,是我自己一直不愿意去面对和接纳。但我真正意识到,我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是那些我慢慢构成了现在的我的样子。

接纳了自己后,第3步,需要主动去付出爱。

回家后家里的哥哥姐姐们都有了小孩。正是4、5岁最好玩的时候。愿意和你跑着到处玩也愿意乖乖听你指挥帮你做一些小事情。我把原本属于我的最大的鸡腿给他们。像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对我那样,把焦点和慈爱的眼光给他们。

我开始付出爱。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自己一回家就“依然是个孩子”,也不再寻求关注和索取爱。我好像能够承担起家里的责任,我向他们付出我的爱。

而看到我现在侄子侄女们的生活,看到亲情和血脉真切的延续,我意识到过往童年的一切都是生活本身。它没有属性。没有人想伤害你,只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凑巧的,一切都如你所想要的完美那样。只是每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在这个世界上呈现出他们的样子,这之间有冲突,有契合,有拥抱也有战斗。但这才是美妙的人生。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完整”。

但也只是感受到“完整”,除了让我自我探索更进一步外,它不代表任何答案或结果。实际上,在向内探索的这条路上,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的答案。童年的某些阴影也许需要用一生来疗愈,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最深的召唤,也要用一生来寻找和实现,但那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原生家庭、童年,这些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童年虽然给了我们一些伤害,但也隐藏着许多力量。只要客观的看待它,坦然的直面拥抱过去的自己,我们就能从童年里找回许多力量。而当我们开始去付出爱时,就更能体会到人生的完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