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不阅读,难以在社会中很好地生活

2023-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白记录本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每天不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查理芒格

日本NHK节目《现代特写》栏目,因录制节目需要委托某教授在大学做了一份报告实验,内容是:让六位学生写一份同样题目的报告。其中有四位学生每天读书的时间为0,另外两位,每天读书的时间分别为0.5小时和两小时。不读书的四位同学写报告都是是从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关键词复制粘贴,很快就完成了,而读书的同学则是把网络报道上列出的两本参考文献记载下来,去了图书馆拿到了要找的书之后,他又拿了另外两本偶然看见的,好像和课题有关的书。他将报告集中于一个主题,自己提出假设,查找资料,通过书籍资料进行逻辑思考,结合实际生活研究,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论点。

这些同学写出来的报告自然是不同的,利用只利用网络检索信息写出来的报告特征是涉及广泛,但缺少其对应的逻辑展开内容,这些主题都没能被好好的整理,只能是把信息收集到了一起,而这些信息之间是相互割裂的,不能融会贯通,而且这些报告里基本上没有他们自己的建议。所以,读书的人和“属于自己的建议”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

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如果不能通过读书积累知识,是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观点的。

20世纪的日本社会是“成长型的社会”,专家称其为“千篇一律”的时代,而相对于21世纪的“成熟型社会”是“各不相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包括人们对幸福的认识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个性的。一旦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没有目标,没有自己的观点理论主张。不能用“复眼型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抓住幸福的。提高自己的修养必须靠自己,而读书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它会让你有自己的观点,构筑只属于自己的幸福理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