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世界里自由、大胆地思考和创作
惬意的法国文人
19世纪、直至20世纪初期,法国的文学艺术成就在世界上还是举足轻重的,那个时候的法国文艺从业者是什么样子呢?
以诗人为例,法国的文人是这样子的。
法国的诗人很简朴、自在。
他们都在政府担任小小的公职,实际要做的工作很少。在法国,无论地位高低贫贱,人们显然都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极为尊敬,进而衍生出一种睿智的体制—让那些靠作品只能挣得微薄收人的诗人和作家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
例如,任命他们为海军部或者参议院的图书管理员。这份差事薪水不多,但工作清闲,因为很少有参议员索要书籍。于是,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份有俸闲职的人可以安静舒适地坐在古老的参议院大楼里,面朝窗外的卢森堡公园,在上班时间创作诗歌,而不用担心自己的生计,因为这笔微薄的收入已经足够保障日常生活了。
从事这些微不足道、平庸的工作,诗人们看重的只是获得一点点外在的生活保障,进而保证他们内在创作的自由性。
因为有了微薄的生活保障,他们就能够对无比腐败的巴黎日报嗤之以鼻。不收报酬地为小杂志写稿,而这些杂志只有依靠个人牺牲才能维持下去。
看到自己的剧本在小型的文艺剧院上演就很满足,即便开始的时候在自己圈子之外没有获得任何关注。
在这个喧闹繁忙的城市中,他们是唯一一群从容不迫的人。
对他们而言,平静地生活,为一群远离闹市区的人们默默地工作比自己出风头更重要,他们不以过着简朴的中产阶级生活感到难为情,为的是能在艺术世界里自由、大胆地思考和创作。
他们没有电话,没有打字机,没有秘书,就像避免沦为宣传机构的喉舌一样,他们避免使用一切机械工具。
他们采用一千年以前手写的方式写作,即使是在像法国梅居尔这样大出版社的办公室里,也没有速记员和精密的仪器。没有什么是为了炫耀、名望或博得赞叹而虚设的。
这些年轻的法国诗人像其他人一样,为着生活中最崇高的乐趣而活——写作中富有创造性的乐趣。
这是《昨日世界——茨威格自传》中所描写的19世纪直至20世纪初期,法国文人的基本情况.
读了之后还是让人有些感慨的,至于感慨的内容,深刻的,说不出来,肤浅的,不值得一说,就当个引子,让你也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