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翔语天狼星简书专辑人生百味

读书笔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2021-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吉山比尔

今日继续研读《中庸》。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读《中庸》至此段内容,我们精心品读,就能感觉出书中内容在悄悄转变方向。此段内容之前,均是写的“修道之谓教”的个人修道,提升个人的修为,努力的践行让自己的品性符合君子之道。

一句“哀公问政”已经清楚告诉我们,后面所讲的内容已经由内到位,由个人修道到为政了。由“修道之谓教”延伸到它的外用,君子之道之后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辅助君王安顿天下。安邦治国的为政之道,正是君子之道的最终的落脚点与归宿。

春动

现在选人的第一要素,不是才能而是品性。因为我们坚信:要想做事,必须先做好人。人性好了,才能做成事。有才能的品性坏的人,对这个社会造成的破坏与不良会是更大。就是才能差强人意,品性好之人,有一股子的韧性与专研,亦是可能做出伟业。

这种思想,自孔子至今已两千多年,却是源远流长,不曾改变。可见,经得住历史磨练与冲刷的思想,定是有其伟大性与真实性。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有一天,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有关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为政经验,都记录在方策上,就不需要我过多阐述了。”在孔子时代,方策就如同我们今日的历史记载。那个时期的文字,都是用刀子刻在竹简上,每一方块串叠起来,方所叫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无论怎样好的政治举措,或者怎样好的立法仁政,能否得以执行并能取得实效,重在人为。这句话,我每每读来,都觉得有一丝的温暖和人情,冲散了心中那份被蒙蔽的儒教假慈悲的谎言。治理国家,安邦定国,重在人为,人是第一要素。此句,最能体现儒教的“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合一。

无论何时代,遇到有贤德的人来执政,就会实现所有的善政善举。如果遇到没有贤德的人来治理,就是再好的政策与立法,亦是不会有用。两千年之后的今日,似乎亦是证明着这句话的现实与真诚。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人道中的人性,对于政治是很敏感的。就如同草木植物,对于水土的敏感;草木植物,只需给它需要的一点点水分,少量的土壤营养,它便会茂盛的成长。我们为政治国,只要政策有那么一点点方面是为老百姓着想,对他们是有利的,我们的国民就会非常开心的接受,并很快反应在国家的昌隆与安定上。

根据这个思路走下来,我们感受为政的人太重要了。“故为政在人”为政的根本亦是在挑选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作为为政之道哪?

“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个为政的领导,一定是要本身的道德学养以道修身,到达仁义的境界,方可胜任与合适。

大道至简,大道质素。这次决心读《中庸》,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让我固有的一些对其误解,竟是在轻轻静静的阅览之中,烟消云散幻化而去。

如此深刻的为政道理,竟是朴素的用以水边的花草树木的繁盛,想到了国家的昌盛。其理至深,亦最是如心。

一切大道来自于与天地自然的亲密与拥抱,我对此深信,执着,坚定。也许我们如今,与山川河流没有了沟通的能力,失去了感知这个世界真诚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