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段笔记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时乎命乎
近日读亚氏《尼各马可伦理学》,亚氏每以人的技艺学习为例来论证其德性伦理观点,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古希腊“德性”这一概念本非仅有道德上的意义,凡一事物发挥其独有的功能而至于完美的境界即为有德性,比如一鞋匠能熟练的制作出质量优良的鞋子,则其作为鞋匠即为有德性;而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在亚氏的观念中,人的德性的养成与技能之学习过程实有极大共同之处。在亚氏看来,人的伦理德性并非天生,用他的话说也即并非出于自然,而是后天修养而成,这有似于荀子的“化性起伪”之说,不同之处在于亚氏同时认为德性也不反于自然,盖自然是不可改变的,一块石头抛到天上,依其本性总会落下来,不管重复多少次动作总不能改变这一自然,因而人之有伦理德性并非反自然的结果,实则人自有一能修养德性的潜能,而此潜能则有待于后天的习惯加以成就。
人的德性的养成正与技能学习相似,人之成为一优秀的作家,正在其一次又一次的写作活动中成就出来的,诸伦理德性的养成也是一样:一个人之能称为一个正义的人,正是在其一次次的做正义的行为中成就的,因此亚氏认为人的理智德性出于教育,而伦理德性则出于风俗与习惯。尤须注意者在于,德性固然从不断的实行合于德性的行为中形成,但德性并不同于德性行为,一个人之称为有德性的,在于其有了某种稳固的本质,因此亚氏称德性是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