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那么多,“学” 过那么多概念,却有多少真正连起来了呢?
初中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两位同学。刚开始跟我的水平差不多,可是过了一个学期之后,却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什么题目到他手里都会做,轻松参加全县的五科联赛都可以达到前十名,并被县一高提前录取。
我当时的升学压力很大,内心里非常羡慕人家,却苦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只能默默的下点苦功夫,可是在最后的升学考试中居然也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时自己其实还没有什么太多的体会,只是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还是在学习成绩方面很有成效的。
却从来没有想过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进而从中找到规律。
以至于在高中阶段还是懵懵懂懂的,总是想要努力学习,却没有什么太过具体和有用的方法。
于是,就在不断寻找好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
这么多年以后,我才多少有点明白。在学习上,哪里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再好的学习方法,你不去实践,不投入足够多的练习,最终的结果也都是停留在知道一点皮毛的基础上,对于你的能力提升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同样在这个专栏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有普遍性的。
任何一个概念、观点都不是独立的、割裂的,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下、环境中起反应有作用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要真的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理解和掌握住,确实把它变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武器,再具体实践中能够搞好结合,熟练使用磁能真的变成是自己的东西。
在过去,很多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最后没有保住,以至于失传了。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后背没有全面掌握使用的心法,对于那个运用之妙的地方,存乎一心的地方一知半解。
大部分时候,在关键节点的认识和领悟,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体会和揣摩出来,只是听说过是不行的。
比如在沙盘作业中,有两个概念,分别是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这东西在现实中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毕竟要把地图变成沙盘,总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
可是如果你没有在实践中去使用的话,很容易在计算的环节中就混为一谈,导致出现计算失误,进而使你的沙盘跟图纸都对不上。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别安排人员计算,水平的尺寸计算出来就开始实际作业,而后在安排人计算垂直的高度,这样就不容易混到一起了。
假如你根本就没有实际作业的经验的话,也就不会知道原来一个沙盘是两个比例尺计算出来的。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各个单位和部门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没有人收集整理,无法萃取为知识晶体,就很容易被人遗忘和忽略。
但是有的行业部门就非常注重这些东西的传承,每个阶段都会梳理一下,研究一下,记录一下,形成一个清单或者流程标准。
在以后的新人入职的时候直接交付,就会省去很多新人犯错的麻烦,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和损失。
我在这些年思考留言的过程中,也在不停的梳理汇总自己的原则清单和流程清单。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些规范化的东西,比如早在 2018 年我就在我的工作中梳理出来上级来文之后的处理标准流程清单,形成文字之后,跟我配合工作的人员都非常轻松高效。
看到今天的这个题目,我就在一次意识到,是应该再次进行梳理的时候了。
毕竟梳理的过程,就是把大部分概念跟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搞好结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