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两百本书没用?你是用错了方法!
有一位很上进的朋友,工作认真,业余生活全部用来读书,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大好青年。
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大好青年郁闷地找我聊天,问我:这一年我读了两百本书,可是依然觉得头脑空空,好像知道一点,但让我说我又说不上来。你说,我省吃俭用买书,起早贪黑读书,花了钱又花时间,是不是全是白费功夫啊?
我说,不,你只是用错了方法而已。
1.
学习不是懂得一点,而是要彻底理解
朋友告诉我,他读书的方法,就是拿着铅笔,看到喜欢的词句就划下来,有时候还会拿着本子做摘抄。
我问朋友:“你能把书中说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他瞪大眼睛愣了会儿,接着猛摇头:“那么多内容,怎么可能只用一句话概括总结?”
我说:“这就是你读书没用的原因所在!”
比如你要我总结《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要内容,那就是:它讲了四种阅读方法,分别是:上学时的方法、快速知道书籍内容的方法、细致地把一本书读透的方法和大面积掌握一门学科的方法。
你问我刘慈欣的《三体》讲了什么,那就是:
《三体》讲述了地球从地球因为坐标被泄露遭遇外星人三体人袭击以及地球人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
你看,总结不是很容易的吗?
你之所以觉得总结很难,那是因为:
你只是读了书,并没有理解书!
而理解的本质,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
换而言之,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话把书本的内容讲出来,就表示,你根本就没理解这本书。
那你的阅读,就是完全无效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我们觉得摘抄有用是因为摘抄是我们小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因为长年累月使用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潜意识里就觉得它是有用的。
但时过境迁,跟少年时代的自己相比,我们增长的不光是年岁,还有记忆力的衰退。
长大后的我们要面对的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把那些别人口中的金句牢牢的背诵下来,我们只能理解他们,进而模仿他们写出自己的金句。
所以理解,不仅会让我们更好吸收书籍内容,还会启发我们动笔去写出属于自己的金句和文章,久而久之,我们就真的进步了!
可如何理解书籍呢?
答案是多读。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毛主席读《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每一遍都会做批注写感想。毛主席之伟大毋庸赘言,他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苏轼当年读《汉书》,每一遍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侧重于不同的内容,他甚至可以默写《汉书》。苏轼的诗、词、文皆是一绝,除了天赋以外,个人觉得,他的读书方法同样很值得借鉴。
浮光掠影的阅读,盲目地追求阅读数量而不顾阅读质量只是一件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的事情。
2.
知识的掌握在于融会贯通
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时会说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天文与地理对仗工整而相隔遥远,一个人如何同时精通这两个完全不搭的专业呢?
答案是打通。
用已知的知识来打通未知的,用正在学习的去串联过去学过的,将知识构建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网。
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博客经营者斯科特·扬读高中时课下从来不学习,但是仍然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马尼托巴大学商科,大学毕业后用 一年时间学完了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并以A+的成绩毕业。他登上TED演讲台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提出整体性学习,也就是以一门学科去打通另一门学科,最后实现学科之间的彼此交互贯通,这也是他能够快速学习的密码所在。
将知识之间彼此融会贯通,并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先贤孔子的时代,中国讲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骑马,书是经史,数是算术。
说白了就是语文、数学、骑马、射箭、音乐和如何待人接物。
除了骑马射箭变成了开车跆拳道,其他的,是不是基本都差不多?
可我们再想想,那些古代的大才子们,比如苏轼,再比如王安石司马光,都是一边当公务员工作,一边赋诗作文。
苏轼一面当太守,一面靠着随手写出的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王安石在神宗年间一面施行改革,一面修出了《旧唐书》,可谓功勋卓著。
司马光一边当着宋哲宗的宰相,一边修出经典史书《资治通鉴》。
他们的时间跟我们一样多,而他们的成就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是我们的时间太少了,所以似乎精通一门,都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是现在的学科都越来越难了吗?
不,我们只是缺少了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当知识之间并不相融而是彼此割裂时,当割裂的知识彼此不发生作用时,知识就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让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可当知识成为一座座孤岛,知识就是一堆无用的信息,而信息,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在大脑里彼此交汇编织成一张网,在我们需要时可以随时抓取,这样学习才不会白费,时间和精力的运用才有价值。
3.
如何融汇贯通知识?从最有兴趣的知识入手
成年人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但还会强迫自己去做。
比如自己明明对心理学不感兴趣,但是又觉得心理学很有用处,于是就打算迎难而上学习心理学,但心理学教科书很枯燥,遂买了堆畅销书,读完知道了几个心理学术语,但依然头脑空空。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优势,表明成年人懂得因势利导,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读几本畅销书当做鸡汤安抚一下心灵可能有短期的作用,但不会有长期的效果。
而且成年人的时间精力很宝贵,学了心理学就没法学历史,没法学社会学或者经济学,而我们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到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帮助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如果学的知识你根本就不喜欢,那你又怎么会好好学习呢?
《内在动机》中说,人天生具有反对控制的心理特征,所以主动地对某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并学习,跟被动地因为学了有好处而学习是两个概念。
主动发生兴趣会调动人的内在动机,个体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这种体验是因为有好处而学习无法体会的。
个体也会因为其实并不喜欢产生被强迫的感觉,于是内在产生反感和厌恶,最终结果是彻底讨厌一门学科。
所以学习时先从自己喜欢的学科入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自己也更容易把学到的内容跟当下想结合,使得学科本身跟生活发生交互,实现融汇贯通。
学科本身其实并无实不实用,关键是看你怎么学,怎么用。
4.
总结
想要读书发生作用,首先挑选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深入地研究下去,而不是今天看到公众号推荐人文社科赶紧买了一堆,明天看到那个大V推荐心理学畅销书就赶紧下单,后天看到诺贝尔文学奖今年颁给了谁紧跟着附庸风雅。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同狗熊掰玉米般掰一个扔一个,最后只能两手空空,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针对一门喜欢的学科下功夫深入进去好好研究。
找到这门学科的经典书籍反复阅读反复研究,把每本书都读通读透。
苏秦从到处遇冷眼到佩戴六国相印中间只隔了一年,这一年苏秦只读了一本《阴符经》,只有几百字,可他读透了这几百字,最后就戴了六国相印。
张良读了黄石公老人给的《太公六韬》,辅佐刘邦成了一代名臣。
任何一门学问,弄懂了它的底层逻辑,知道了它的运行本质,剩下的那些浮泛表面畅销书,你就可以不用看,甚至可以自己写了。
读书难吗?
说难也难,说难也不难。最主要是,还是看你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