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图片发自网络世人皆知你十二岁称相,却不知事后你的踪迹如何寻觅。
世人皆知你事从吕不韦,却不知你日后史史未留名。
世人皆知你是甘茂之孙,却不知你身世之悲苦。
东周列国,百家争鸣,苏秦张仪,横秦纵楚,风起云涌,若非张仪与樗里疾引荐祖父甘茂于秦惠文王 ,大抵少有人知这甘氏一族,知晓你的身世,也许在史书之中亦是寥寥数笔便是一晃而过,不留痕迹。
祖父求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曾官至左丞相,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只因应人之约,请求秦昭王提出武遂之地归还给韩国,让宜阳百姓得以回归故乡,却因此而破坏了他人功绩受人诽谤。
祖父昔其秦惠文王时对昭王多有指点,对宣太后多有亲近,如今,昭王继位,削弱太后之权,对其多有不满,加之他人谗言,不得不弃秦而奔楚,最终亡于魏。
流言蜚语,你是听过的,有人说祖父背信情意忘恩负义,有人说祖父自取其辱本该如此,有人说朝廷之争败者结局应如此,可你知道,多年封地被夺,世袭的官爵被剥,也不过是君王言谈间的玩笑罢了,伴君如伴虎,明君难求。
形势所迫,各国纷争不断,霸主之名归属秦楚,你亦随着族人回到了故地秦国,一介平民,无人知晓你的来历,无人关心你的过往,无人在意你是否衣食自足。
许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许是立志平反之心,许是内心豪情壮志,终是揭了吕不韦的贴子,应邀做了门客。
吕氏春秋,门客三千,奇人异士尽在其中。门客之称,前有毛遂自荐之美谈,后有鸡鸣狗盗之能人,若非才华卓越,胆识过人,大抵也只能隐于芸芸众生,做写誊写典籍抄录文书之事。
十三岁的秦王政,千里迢迢从异国返回居于高位,与他关系匪浅的吕不韦自是大权在握,既有仲父之陈,更有行政之实,内政外交,事无巨细皆经其手。
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先有蔡泽在燕国作大臣历经三年才是燕太子丹入秦作人质却无功而返,又派使者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燕攻赵,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你毅然出行。
未及弱冠之年,却有如此大胆之举,未有半分政绩,却有如此妄为之举,吕不韦对你嗤之以鼻,却在无可奈何之下应允了你的要求。
昔日武安君白起向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则胜,攻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登高一呼便可攻城掠池,而后范雎想攻打赵国,可白起阻拦他,结果范雎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白起,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你讲此事讲于张唐,未加指点,他便知晓你意,原意择日启程,未有停留,以史鉴人,以古看今,虽是垂髫小儿,却是博古通今,不容小看。吕不韦对你轻视之意不复再多,刮目相看,更让你面见秦王。
少年帝王十五岁坐于高位,十二岁的少年跪坐于朝堂之下,未曾想这一次交会,不费一兵一卒收服赵国十五座城池,亦未曾料到这一次出使,留名于后世为人引以为傲。
功成名就,拜为上卿,恢复封地,恢复昔日房宅,甘氏一族,再次门庭若市,可至此一役,你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未曾有过典籍记录你此后的生活,过往种种,踪迹难寻。
也许你一举成名之后,辞了官职,居于偏远之地,逍遥自在。
也许你隐于幕后,为君主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也许你陷于朝廷争斗,不愿为名为利,索性碌碌无为。
汉惠帝刘盈不知所踪,明朝皇帝朱允炆无迹可寻,而你与他们亦同,消失于滚滚历史长河,昙花一现,不复再见。
是了,此间种种皆是猜测,从不知你是怎样的人,该是怎样的结局,却不知名多了些许兴趣,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未语泪先流。
PS:“甘罗使赵是在秦王政三年,即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这年他十二岁。而秦始皇(此时还只是秦王政)十三岁即位,此时十五岁。所以可以依此推出甘罗比始皇仅仅晚出生三年,即出生于公元前2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