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九辑/397/1001』《接纳:在坚硬
2022-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景熙惟
抗拒阶段(部分节选)
西格尔接着描述了基于反应和抗拒的“不”的心态,实际上是如何激发人体的恐惧反应,导致人体陷入战斗或逃跑,或僵硬无法动弹的状态。而当我们基于承受性(也就是接纳),以“好”的心态进行大脑活动时,我们会激活大脑中的关怀和社交系统,从而平静下来。
抗拒(大脑发射“不”的信号)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因为“不”既是一种抗拒性思维,又是强大的神经系统激活因子,它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激起战斗或逃跑反应),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种应激化学物质,如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抗拒就是大脑在逆流而上,与现实抗争。
抗拒,就像是疯狂地拉紧那根与生命拔河的绳索,妄图终止其运动,但这最终只会让我们自己被磨伤。而这时大脑中的神经系统处于无比吃力的状态,是疲惫和痛苦的。
抗拒就是佛教的教义中所说的“第二支箭”。 在一个著名的寓言中,佛陀将第一支箭描述为生活带来的所有痛苦(例如确诊癌症、痛失至亲、失去工作)。这些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还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不断地说“不”“这不可能”“为什么偏偏是我”“我希望这不是事实”“我不能接受”等,就会导致我们要承受第二支箭——抗拒之箭(对第一支箭的消极反应)所带来的痛苦,而第二支箭才是我们真正痛苦的来源。当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去与生活对抗时,紧张以及抗拒的压抑之苦便随之而来。消极的反应会加重痛苦,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第二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