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经验交流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2017年语文暑期培训“心得三境”

2017-08-22  本文已影响82人  静姐_学习成长营

8月20日是我参与语文暑期培训的第六个年头,每年这个时候全市高中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听优秀讲座,交流彼此心得,备感满足。

培训围绕浙江语文教育的热点话题展开,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地为我们接下来的语文教学指引领航。对于我来说,认真听好每位专家和老师的干货分享有如干渴之时饮春雨,及时且痛快,感受颇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境界"之说法众多,如人生三境,治学三境界,读书三境等,这种多元解读正说明了语言文字的多义性与可阐释性。所以,我也有充分的理由将王国维的想法作一番个性化解读。结合此次培训,我也将我的心得体会概括为"三种境界"。

王国维"三境"说

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西风送凉,独饮孤独,远眺苍茫大地。诗人登高而发,感情复杂。

此一境充满迷惘与对未知的困惑,这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常态。对教学的困惑从未消解,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也不总是正确,这应该是教学注重建设性和生成性原因之一。

就像这次专为我们作了精彩讲座的特级教师褚树荣老师所说的,所有带"师"字的职业中,只有教师是在专业生活中成长的,我们的提升处在过程中。为了我们的专业成长,为了我们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和专业能力的持续增强,定期集中培训必然地扮演了重要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指明方向,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极大地解决了过去一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此次培训紧紧围绕热门话题"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内容涉及评课、说课、科研,并结合新高考试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探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形式。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参考目标,表明了语文学科育人的价值导向。这大大地增加了我们"望尽天涯路"的信心。

褚特讲座笔记(部分)

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春愁不解,愁煞个人,不改初心。

此一境愁而不苦,锲而不舍,尽显忘我追逐的姿态,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精神品格。教学职业生涯不可一劳永逸,汲汲于温室般的工作心态,不亚于温水煮青蛙。尤其在遇到职业困境,上升瓶颈的时候,更应告诫自己执着不舍。

凡此次培训中给我们分享宝贵经验的专家老师身上,无一不体现了这种精神,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的宝贵财富。

褚树荣老师的讲座《如何做课例评析》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专注于课例研究这件事坚持了十多年,并很有心地做好文字记录,及时述而成文,集结成册,分享成果。这一过程中,做好哪一件事情都离不开持之以恒。我们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此研究心态,方可厚积薄发。

几位优秀老师有关《核心素养下的说课策略思考》中所做的优秀课例展示有个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极具语文学科特有的美感以及学术涵养。比如楼J老师的《层层渐进 耸拔高峻》将传统的说课框架归纳为"纵横联系、因人制宜、正鹄在心、教学相长、不悱不发",马上就提升了说课的学术意味。

同样的楼SM老师的《层进式结构作文指导》中的重点内容"说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分别概括为"开启储备,他乡遇故知;学科联结,剥茧抽丝;旁征博引,把酒话桑麻;迁移训练,坐看云起时",既有科研色彩,又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丁L老师的《天堂的孩子》中借助各种媒介,如影像资料、图片、学生手机等直观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搭桥牵线,打造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

这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都充分体现出以上各位优秀老师长时间的坚持积累,才能有效体现她们说课的深厚功力。这一点对我们来说,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千回百转,忘情尘世间。

此一境忘情追逐,忘我奋斗之后,便能柳暗花明,功成名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行业同样如此。培训中各位优秀老师都是语文学科的佼佼者,更有一部分老师的职业生涯已经实现了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教书匠向教育专家的转化。

从他们身上我们同样应该学习的是他们对待教学的用心与诚心。所谓"文不按古,匠心独妙",想要厚积薄发,实现职业能力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就需要持续虚心学习,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和科研资源。

毛QY老师的《良工运精考,巧极似有神》中从"语言"入手解读难点的巧妙构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项脊轩志》从"三小"入手,体会作者志趣情思;《归去来兮辞》从"四六句"文体特点入手体会语言表达节奏变化,从而揭示作者情感起伏;《沂水春风》从"哂"、"叹"两个字入手观群像、解迷津,体会"一场对话,两种精神"。

周F老师的《我的论文写作心得》用"谈恋爱"、"拍马屁"、"钉图钉"、"炫娃魔"等时髦易懂的字眼概括自己论文比赛的心态、写作技巧、论点选择、资料准备等,也是独具匠心。

而胡M老师与王YY老师都从论文如何选题以及如何选择素材等角度给我们一些巧思妙想。胡x老师的"从考试研究中找论题;从专业期刊中找论题",提示我们用心研究考试试题和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期刊;王YY老师的"办公室八卦,也是极有价值的;改卷也是很好的机会"提醒我们日常工作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这些都是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潜心发现与研究,终将赢得一片掌声。

一次培训,既是一次向外的学习,又是一次向内的反省,做好了哪一件事情,都可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帮助自己成长,这样的机会值得我们珍惜。

化抽象为具体——有关阅读写作的思考

(一)借助榜样的力量

每年高考状元出炉,各大媒体必然会及时采访和报道他们的学习日常。关于语文学习,没有哪一个不是有一个热爱阅读的家庭的。我想,这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他们基本上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父母一起沉浸书的海洋。如此日积月累,便有了汪洋大海的容量,蚍蜉撼树的力量,这一点不容置喙。

除了家庭的引领,学校教育当然也不能忽视榜样力量的存在,即使是到了高中,似乎也可以进行最后的一搏。某种程度上说,高中三年的时间,老师以身作则,帮助学生爱上阅读,不惧怕写作不是没有可能。

首先,为人师范,跟学生同读同写,以同理心的姿态影响学生。同理心(Empathy)就是换位思考、神入、共情,能更比较好地构建起最近发展区,有效带学生"跳一跳",尤其是不被学生看好的写作活动。

有一些好的写作工具可以拿来练笔,有条件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简书、知乎、豆瓣、美篇、微信,都可分享并及时得到反馈。

(二)用聪明的工具做聪明的笔记

聪明地做笔记有助于理解、记忆,锻炼逻辑思维。新高考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作文变化比较大。论述文写作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思考,这其实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思维导图创始人博赞先生说过,最为有限的学习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左右脑的心智功能——文字、数字、逻辑、行列、顺序、表单;图像、色彩、想象力、空间、韵律、格式塔。做笔记也是一样的。传统笔记基本是文字、数字,更有些笔记毫无章法,杂乱潦草,其他心智功能更是非常缺乏的,基本无法更为有效地让大脑活泛起来。再加之不能及时复习笔记,基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平时教学中,我也发现越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越愿意参与进来。所以何不先从动手开始?那就是阅读听课笔记了。

我首先进行了尝试,发现比较好用的笔记工具会增加笔记的热情。比如,东京大学方格笔记本,麦肯锡公司笔记本,思维导图法笔记等。

Imindmap软件绘制思维导图 手绘思维导图 方格笔记 分区域笔记

时间有限,不再耽误各位的宝贵时间,我的总结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