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

科普:婴儿与母亲的情感系统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9人  瑭唐

我为什么对这个概念感兴趣

原生家庭,是一个目前挺流行的概念,也是让我对母婴关系感兴趣的一个概念。我是从武志红的《巨婴国》里看到的这个词,他非常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巨婴国》这本书目前已经被禁,具体原因未知)。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力也大部分认同,这促使我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后,更多的关注我作为我女儿原生家庭的一部分,如何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原生家庭成为她人生中不必要的功课。我翻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觉得这些研究成果对帮助孩子成长有所裨益,也对妈妈更好的理解母婴关系有一定作用。

对我帮助比较大且比较成体系的研究

1.Harry Harlow, Margaret Harlow夫妇的恒河猴实验

Harlow夫妇对“婴儿与母亲之间的爱是怎样发展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设计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们将恒河猴幼崽放在一个笼子里,同时在笼子的左右两边都设立一位代母亲。铁丝母亲的胸前设置了可以为幼猴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嘴,绒布母亲给幼猴提供可供依靠的怀抱。起初他们以为幼猴会更偏爱铁丝母猴,因为那时受弗洛伊德影响,大家的普遍看法是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基于母亲是婴儿食物来源的这一事实。但实验结果却是,幼猴仅在饥饿时去铁丝母亲那里吃奶,吃完后迅速返回到绒布母亲身边。这说明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亲的依恋中更为重要。

哈罗夫妇将婴儿-母亲情感系统的发展分为四个标准阶段:反射阶段、舒适阶段和依恋阶段、安全阶段以及分离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对应的还有后续的恒河猴实验,上述实验是代母实验,这里只列举这一个实验是因为后续那些“面具”、“铁娘子”、以及“绝望之井”实验都有些非人道,即使实验对象只是恒河猴。

恒河猴实验的结论论证了接触安慰在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系统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也为后续“依恋”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相关的发展基础。

2.John Bowlby的依恋(attachment)理论

Bowlby 接受的是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学派的训练,因弗洛伊德一直过分强调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加上鲍比的个人经历,让他对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对婴儿后期人格形成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非常感兴趣。

约翰.鲍比和他的同事密切观察养育机构里如寄宿制幼儿园或者医院里,一些被迫与自己的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分离,而由一些列不熟悉的人如护士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被照顾的孩子们的日常起居,他们总结出了孩子在与自己父母分离的期间,所表现出的三个阶段:抗议、绝望和冷漠。

抗议:当儿童刚开始与母亲分开时会出现强烈的抗议行为,比如大声哭喊,挥舞四肢,急切地看向母亲离开的那个方位等。所有的行为表明,孩子深切盼望母亲能够回来,且排斥陌生人的照顾。

绝望:孩子经过一段抗议时间后,发现抗议无效,他们开始接受母亲不会回来这个事实,呈现精神头儿和活力逐渐消失的状态,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沉默和消极。

冷漠:从行为角度看,孩子们像是有了改善和进步,他们开始接受护士们的照顾,且出现快乐和友善的迹象。但当母亲来访时,这些孩子们表现出一副不认识母亲的样子,对母亲非常冷漠,或干脆转身离开。

依据上述观察和总结,约翰.鲍比提出了依恋系统的理论。他认为母亲与孩子之间是互相吸引的,婴儿对母亲的偏好为印刻(imprinting),母亲对婴儿的天然保护欲为母性的本能(instinct)。他还提出,母子关系并非是先天注定,除了印刻与母性本能,母子双方也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积极的回应对方,来保证依恋关系的建立。尽管母亲也许是被优先选择的依恋对象,但婴儿也能对他们生活中其他重要角色表现出依恋,这一点可以通过极端案例,狼孩,来说明。

3.Mary Ainsworth的依恋的类型(patterns of attachment)研究

Ainsworth在Bowlby的依恋理论基础上,延伸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儿童依恋系统,以及激发和终止儿童依恋系统的环境。她是通过陌生情景实验程序来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实验的具体安排是:

陌生情境大体包含8个片段(episode):

她通过这个实验发现所有儿童都会以某种方式依恋着自己的母亲,其中的区别只是依恋的质量,但不存在没有依恋的孩子。同时她总结了依恋的三种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子类型:

A类: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自己被单独留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与一个陌生人相处毫不在意,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同样回避自己的母亲。

A1子类型,婴儿完全回避或者无视自己的母亲。

A2子类型,婴儿似乎有一点喜欢待在母亲身边,但又有偶尔想远离自己母亲的强烈愿望。

B类:安全性依恋,这种依恋模式是婴儿与母亲之间最健康最恰当的依恋行为。具体表现在婴儿在母亲回来时认识到了母亲与自己关系的重要性,而想要待在母亲身边。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后的焦虑程度不一,但他们都将自己的母亲视作安全基地。

B1子类型,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不太焦虑,在母亲回来时也没有试图靠近,但会明显表现出喜悦。

B2子类型,在母亲离开时会轻微焦虑,在母亲回来时会更愿意与母亲亲近。

B3子类型,在母亲离开时,并不太焦虑且分离之前也不会特别粘人,但当母亲回来时表现得最为积极,且待在母亲身边时间也最长。

C类:焦虑矛盾性依恋,自相矛盾的依恋行为,在母亲回来的时候,这类婴儿先是积极地靠近,然后又强烈的抗拒自己的母亲。

C1子类型,婴儿们在分离阶段极度焦虑和明显愤怒。

C2子类型,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极其消极,一动不动。

Ainsworth根据以上三种依恋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依恋类型中母亲的行为。

B类:婴儿们与母亲互动更和谐,更乐于合作并且遵从母亲的要求,对待母亲的行为更正面。这类婴儿对母亲的心智模型包括了容易接近以及可以得到可靠的相应。即这类婴儿的母亲具备始终如一可靠的“敏感的响应者”这一特征。

C类:这类婴儿的母亲常常不能积极响应他们发出的信号,故这类婴儿很多时候都在哭泣,无法建立母亲在情感上可及的心智模型,即他们无法形成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去探索世界的意识。安全基地的缺失反过来减少了C型婴儿探索行为的数量,从而C型婴儿在认知水平上通常没有B类婴儿高。

A类:这类婴儿的母亲是相当冷漠的,她们经常排斥与自己的孩子亲近,而这种排斥可能会让婴儿产生巨大的悲伤,因此婴儿对母亲可能产生非常大的愤怒和怨恨。但是,巨大的愤怒和怨恨又面临失去母亲照料的可能,所以回避就是这类婴儿最明智的选择。这婴儿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无法与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结成一段安全而稳定的关系。

我对这三个研究的理解

这三个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让我更深刻也更客观的理解了原生家庭尤其是母亲对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从Harlow的恒河猴代母实验,我懂得了孩子在婴儿时期,对母亲肢体接触安抚的需求远比我想象得大,以及这种需求对一个刚从温暖子宫中出生还处于社会初探阶段的小婴儿的安全确认作用。在看到这些研究之前,我是一个对养育婴儿毫无概念的妈妈,市面上流行的育儿方法,比如希尔斯亲密育儿法、实用程序育儿法、哭声免疫法等,我都翻看过,这些方法各执一词,也都振振有辞,看完我依然无处着手。

我尝试过用程序育儿法来帮女儿学会自主入睡,那还是她刚四个月的时候。我像书里写的那样她一哭就将她抱起来,一旦停止哭泣就立刻放下,如此反复直到她在床上自己睡着。起初我还觉得这个方法相比哭声免疫法更温和,但当我发现女儿的反应和书里写的似乎不太一样时,我意识到这些育儿法并不是普适性的,因为事实上,我女儿并没有在被放下时学会平静入睡,而是更加激烈的哭喊,最终我还是选择将她抱着直到她睡着。后来我回想起那天她的哭声,我慢慢理解了她当时的处境。她只是个需要妈妈安慰来确保自己安全的小婴儿啊,她会激烈的哭喊是因为她不理解她的妈妈为什么会放开她。

总有自以为经验老道的人来告诉你,不要总抱着孩子,这是溺爱,要让他适应外面的世界。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可是我同时也认为这句话对于一个还不具有自我意识的小婴儿而言,完全无效,因为不具有自我意识的小婴儿,也就是六个月甚至一岁以前,没有任何被宠坏的可能,他们所有的需求就是生存和爱。而生存和爱的表现形式就是奶水和肢体接触。

如果说Harlow的恒河猴实验因实验对象为猴而不能充分反映到人类的话,Bowlby的依恋理论则完全客观的说明了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因为Bowlby的研究,我找到了我认为对的回应女儿的方式。从Bowlby所观察的那些被迫与母亲分离而被陌生看护人照顾的孩子们的情感变化,我知道了妈妈尽可能多的陪伴,对孩子的情感安全来说有多重要。抗议,这是我曾经也经常感受到的,当我需要离开家时我女儿的情绪。她会大哭,会尝试弄疼自己来让我留在家里,我不知道我离开之后她是怎么平复下来,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失望和难过。但当我傍晚回家时,她没有很急切的奔来我的怀里,而是有些冷摸的不愿意我靠近她。婆婆告诉我说,她很乖,没有找妈妈。可即使她适应的很好,我也会有一些失落,我觉得一定有哪里是不对的。

为了防止孩子崩溃大哭,老一辈的做法一般都是不告诉孩子偷偷离开。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强烈的反抗情绪,但也会破坏孩子心中因依恋父母而建立起的信任。因为孩子会习得性的明白,爸爸妈妈有时会突然消失,这对她来说,意味着基于父母的安全基地并不牢靠。如果同时没有一个更稳固的依恋对象可以替代父母,那么孩子就会出现那种既渴望又冷漠的表现。

但我认为孩子的依恋模式并非固定不变,在最初面临与母亲分离的情况时,孩子大都会出现所谓的分离焦虑,这是安全感建立的必要过程。如果分离焦虑持续的过长,那则说明父母与孩子间的依恋模式并不是最恰当的一种。上述抗议且冷漠的情况,在我女儿身上只发生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她现在已经充分明白,我的暂时离开并不意味着我不爱她或者我会抛弃她,虽然她不一定懂我离开她去干什么,但她知道我一定会准时回到她的身边。现在,如果我需要外出,已经不用我跟她解释我为什么要外出,她只要看见我整理书包就知道,“妈妈学习去了”。她会乖乖的跟我告别,也仍然会假装疼试图挽留我,但最后都是乖乖的和我挥手拜拜。当我回家时,她不会再拒绝我的亲昵,而是一直拉着我陪她玩。我知道,我和她的依恋关系一定是她不可动摇的安全基地,同时这种依恋类型也是最恰当的那一种。

Ainsworth对依恋类型的研究,让我找到了恰当依恋的客观理论依据。她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不只是针对婴儿,也可延伸至成年人。关于成年人依恋类型的分析,目前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可供查阅。通过对成年人依恋类型的判断,可以帮助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有更好的理解,而通过对婴儿依恋类型的判断,则可以帮助希望调试与自己孩子的依恋模式的母亲,更深刻和更全面的看到自己在处理与孩子之间关系时的不恰当行为,从而改善自己的相关行为,为孩子提供更利于她心智健全成长的依恋来源。

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女儿对于我的依恋类型大致可以判断为B类,安全型依恋。但子类型并不固定,她在我离开时的焦虑情绪并非一直是低下,对我回来时所表现出的喜悦程度也并非一直高涨,因为不排除我也有不愿意亲近她的时候。总的来说,她对我的依恋类型和依恋程度都让我深感幸福和满足,这说明我对她的回应是敏感且积极的,她对我也是绝对信任的。

因为母性是一种出于本能的爱和保护欲,大多数的妈妈在回应自己的孩子时,都可以做到敏感而积极。但由于工作或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原因,很多妈妈无法持续且充分的保持敏感又积极的回应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需求。

用爸爸来举个例子,爸爸因为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在一天结束后,精神和身体都会相对疲惫,若回家面对一个需求非常旺盛的孩子,他们多半会觉得疲于应付。于是常见的情况是,即使爸爸选择陪伴孩子,也很难做到身心俱在的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孩子,他们可能只是坐在孩子身边,言语上有一搭没一搭,一边刷着手机一边放着空。这种情况发生的频次越多,孩子对爸爸的依恋就越少,甚至出现对于爸爸的存在与否表现出完全冷漠的情况,也就是A类,回避型依恋模式。如果幸运的话,孩子身边有另一个合适的依恋替代对象,比如奶奶或者姥姥,孩子依然会保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探索欲。如果不幸运,身边没有合适的依恋替代对象,或者有,但无法做到及时且身心灵俱回应孩子的话,则会出现孩子因无法拥有安全基地而探索意愿低下,导致其认知发展缓慢的情况。

无论孩子是上述三种依恋类型中的哪一种,都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是天然稳固的,不管是亲子、夫妻、或是朋友关系,都是需要用心去维护和经营的。并且,孩子的依恋类型也并非天生,而是从母亲或主要看护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中习得。所以,在依恋这种双向关系中,母亲作为更主动的那一方,需要更多的反思和调试,因为母亲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便如何回应母亲。


扯诞

微信:Less-than-better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