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登读书会读想法读书

非凡精读-疼痛的真相(读后感)

2023-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咸看
帆书(樊登读书会)-非凡精读

      本书作者蒙蒂·莱曼博士是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医生。多年的从医经验让他发现,很多人对疼痛这个现象存在一些误解,所以没有意识到其实疼痛是对身体的保护。

      在这本书中,作者带着我们先了解疼痛的机制,然后找到疼痛的原因,最后找到缓解的方法。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疼痛的机制。真正引发疼痛的是受伤和我们心理、身体和情感的多种变化的结合。人的身体皮肤中存在着感受器,比如刺,针等来自外界的机械刺激物;比如身体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化学性刺激物;还有温度性刺激物,比如冰块和开水。

      这些刺激物作用于身体,身体感受器就会有相应的反应。刺激的信息进一步传导到了大脑,大脑就会产生感受到痛的主观感受。同时其他的部位也被激活,所以疼痛还和我们的感觉、情感、认知相关。感受到痛,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在向大脑发出信号,提醒我们现在有伤害和危险。

      然后,我们现在知道了疼痛的感觉是大脑接收到了刺激和伤害的信号后产生的主观认识。那么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疼痛的感觉。

      第一个因素,是分神和想象。分神是指注意力的分散,能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疼痛的感觉;想象,典型的就是催眠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意识剥离,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处,从而也能缓解了疼痛感。

      第二个因素,预期效应。安慰剂是预期效应中的典型治疗手段,例如伪装成药品的糖果,也起了一定的效果。当我们有了对一件事的正确预期,就能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疼痛。

      第三因素是大脑对刺激的认知。大脑判断刺激是安全的,就可能会主动追求疼痛以获得愉悦感,当大脑判断生命更重要的时候,就会一定程度上的暂时忽略疼痛。

      第四个因素是疼痛的“传染性”。人天生有共情的能力,所以看到别人疼,会感受到他人痛苦的情绪。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感受别人的疼痛,来学习躲避会带来疼痛的风险事件。

      第五因素是社会关系。好的社会关系能够缓解疼痛,孤独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孤独感会带来群体孤立感,进而感受到生存威胁。

      第六个因素是信仰和观念。树立起战胜疼痛的信息,保持对生活的信仰,有助于从疼痛中走出来。

      疼痛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但是长久的疼痛的确是对人的折磨。很多人因为中枢敏化,出现慢性疼痛,它会带来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疼痛。一些神经炎症,和慢性压力,睡眠缺乏都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面对慢性疼痛,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方法。首先是调整,调整生活方式,运动、睡眠加上主观的正确认识,让大脑平静。然后可以尝试把疼痛想象成一些其他的东西,想象它们慢慢消失。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正确的健康知识,从而找到应对的方法。

      我们了解疼痛,才能更好的应对疼痛。所以作者也说理解疼痛,才是开启治愈之门的钥匙,保持平常的心态,接收,了解,再应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