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信息甄别
追踪信息来源
【复盘】信息甄别第一,传播角度:
从传播角度,判断这是否是原始信息,是否在转述过程中出现偏差。
随着信息的转述,每个人都可能会对信息加入自己的理解,让信息失真。
尽可能追查到原始信息:当事人,官方网站,原创者发布的信息。一般来说,就是最早发布的信息。
第二,质量角度:
从质量角度,判断发布原始信息的人是否专业、有无关于话题领域的资质。
如果原始信息来源个人,可以参考他的教育、经验、成就、声誉、经验等等。
如果原始信息来源是某个渠道,则可以从渠道的资质、口碑等角度。
第三,立场角度:
从立场角度,判断原始信息发布者,是否被利益影响,对论题抱有偏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于利益相关方提供的信息,要保持警惕,注意对方的诚实度、客观性和准确性。
即便是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或权威人士,也要警惕利益相关(是某公司的董事或者顾问等等)。
【复盘】信息甄别对于外媒更难把握准确度。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辟谣机构,过滤掉不靠谱的信息。如,微信辟谣助手
问答题:
对下面这条信息,从信息来源角度,你会如何提出质疑?
“根据美国权威学者Ephrem Chen和波音公司提供数据显示,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退休时间的早晚。许多该退休的员工继续工作到65岁才退休,却在退休后2年就死亡。”
答:首先,追查原始信息。有没有Ephrem Chen这个人?这句话是最早记载在哪个媒体?什么时候发布的?
其次从质量方面,这个人是美国权威学者吗?这句话是他说的吗?什么时候说的?在哪里说的?有没有其他时代背景?有没有断章取义?
波音公司?是研发飞机的波音公司,还是其他也叫波音的调查公司?如果是研发飞机的波音公司,那这段话基本上没有权威性。
第三是立场角度。这个学者是不是对于晚退休政策不满意才提出这个观点?或者是受雇于某政党,为了帮助某政党提高选票而抛出的观点等等。
识别语言歧义
【复盘】信息甄别识别出利用信息模糊带来的歧义,你才不会被他人误导,理性地衡量信息。否则,你会发现,你所理解的信息含义,和信息的本意其实毫不相干。
三种常见歧义类型:
1. 省略关键词
例如:“买一送一”,实际上是买一件衣服,送一双袜子。
它会让你误以为前后指代是相同的东西。这种句子,常常诱导我们高估优惠的力度。
所以,遇到信息不完整的句子,就需要通过追问来澄清关键词,主动获得完整的信息。
第二种类型,用模糊的词表达程度和范围
“这种牙膏,有助于杀菌”,能杀菌,能杀多少这不好说。
“低价促销,低至三折”,只有一部分商品三折,其他都高于三折。
反向思考,不要只关注最高程度或者最大范围,而是问一问这个产品的效果能达到的最低程度或者最小范围是怎样的?
第三种类型,用否定词,诱导我们理解成错误的对立面
“不支持xx独立”,不支持并不是反对。
所以当遇到否定词的时候,记得有中间立场,不要立马觉得对方的态度就是相反的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广告、宣传设计或者外交人员,用到语言的歧义是正常的,有时候,用模糊的语言比清晰的语言有更好的效果。但对于我们来说,在做重大决策和需要理性的场合,识别出这些语言歧义能帮助我们不被误导。
如何利用这些歧义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 如果你希望他人忽略一些不利信息时,可以试着省略关键词的方法。
2. 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某样商品有更高的评价,可以选取这件商品某次特殊情况下的最大效果,然后加上范围模糊的词。
比如“高达”“多达”,或其他程度词语等等。
3. 如果你想避免和别人的立场冲突,但又想保持观点,就可以用诱导性的否定词。
如“不支持”“不提倡”
问答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语言模糊,例如,利用省略关键词引导他人忽视一些不利信息,用范围模糊的词误导别人对某样产品做出更高的评价,用诱导性的否定词避免和别人的立场冲突。
你能举出自己曾遇到过的,被语言表述误导的例子吗?(例如:“年薪百万不是梦”, “春节特惠1折起”,“你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忍心拒绝你。”)
有兴趣的可以思考,语言模糊一定是不好的吗?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时候又可以加以利用呢?
答:省略关键词:“超市消费满200减30”,实际上是单笔满200后只减30,也就是说如果单笔消费400也只减30。
范围模糊的词:这在日常太常见了。某电视广告“能够杀灭多达90%的细菌”
诱导性的否定词:“我不太推荐你使用这款产品”
语言模糊并非坏事。就像前几年借由相亲而火起来的那句话:“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丑陋的外表去挖掘优秀的内心。”如果语言过于简单直白,很难会吸引到别人的关注。而语言模糊就是那“美丽的外表”,能够吸引别人去一探究竟。
当我们接收到任何信息的时候,我们大脑应形成对这几类情况的识别系统,迅速反应过来。
当我们需要达成一些目的的时候,可以考虑利用语言模糊。
警惕数据陷阱
【复盘】信息甄别人们常用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证,因为数据会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到代表着“事实”。但实际上呢,统计数据经常在欺骗我们。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需要识别常见的数据陷阱,只有确保统计数据运用正确,它才能真真好,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论证过程
结论和数据不符,用正确的数据证明错误的结论。
例:5%的投诉率,就能说明95%满意度?95%中可能有一些不满意但是没去投诉罢了。没投诉不能代表满意。
选取指标
选取算数平均数或者中位数,来代表评论水平,其实,不同的选用会使含义大相径庭。
例如:我们公司平均月工资1万,很可能是被高管工资拉上去的,普通员工工资可能很低。
信息完整
用相对百分比做数据时,要注意时候遗漏了做对比的基数。
例如:增加了67%,高吗?从3个增加到5个,也是增加了67%。
呈现方式
证据呈现的方式也可能让判断出现失误,比如在单位间隔不同的坐标系中呈现数据,会让心里感觉有偏差。
【复盘】信息甄别不同单位间隔:
【复盘】信息甄别总的来说,对待信息数据,要首先从来源上确保可信,从论证过程中确保数据能够推出结论,从选取方面注意平均数的不同使用,从信息完整方面注意百分比的基数,最后注意数据的呈现方式是否合理,避免呈现方式引导出较大的心理偏差。
问答题:
“这种治疗方案,使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减少了20%。”
阅读上面这条信息,思考:
1)这个信息中包含的数据,可能有什么样的数据陷阱?
2)你还遇到哪些其他类型的数据陷阱?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吧。
答:首先,数据来源是否可靠?其次,百分数的基数是多少?还有就是可能结论和数据不符,可能有发病数据没有统计进去。
例如,在点评类APP里看到某饭店人均消费70元,去了后随便点点儿就会超过这个人均消费。是我太能吃了?还是数据有假?
高效查找信息
【复盘】信息甄别1. 搜索文本信息时,常用五种指令,百度谷歌都适用。
【复盘】信息甄别双引号“”,找出处,把搜索内容放在“”中。它代表完全匹配搜索,双引号中所有词,连顺序也必须完全匹配。
减号-,减号代表搜索不包含减号后面的词的页面。注意,使用这个指令时,减号前面必须有空格,减号后面没有空格,紧跟着需要排除的词。例如【商学院 -广告】
site, 想在某个网站上搜索特定的信息,可以用site,把搜索范围限定在某一网站。注意,site前面有空格。
filetype, 专门用于搜索特定文件格式,如pdf, jpg, doc,xls等。注意,filetype面前有空格。例如【推广方案 filetype:ppt】
书名号《》,给搜索内容套上书名号,搜索出来的就是电影或者是书籍,而不是其他物品。
2. 图片检索方法
把图片下载到本地,或把视频重要页面截屏,然后用百度识图或者谷歌识图上传图片。
像素越大的越有可能是原始出处。如果还没不满意,可以从相关网页中获取其他信息,再通过文本关键词继续搜索。
专业数据库:
1. 官方机构:
收集政府部门的数据,首选国家统计局
收集行业数据,行业协会。大多数行业协会背后是国家支持,不牵扯太多利益,数据和信息相对更加可靠。【xx行业 +协会】
查找互联网领域数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一份《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2. 咨询公司与调研公司
行业洞察报告及研究成果文章。参考报告时要交叉检查,确保信息准确。
权威老牌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贝恩咨询,波士顿咨询
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Ipsos(全球顶尖调研咨询公司之一,擅长消费品,金融,IT和汽车领域),Kantar(全球顶尖调研咨询集团,旗下拥有许多细分行业的调研机构)。所有咨询、调研网站信息的中介199IT(www.199it.com)。
【复盘】信息甄别如何有理有据地分辨和查找信息?
对于被动接收到的信息,从信息来源、信息描述以及数据陷阱三方面来辨别真假。
首先,拿到信息,先从信息来源的传播、质量和立场,大致筛选出可靠信息,然后再看看信息的表述是否存在歧义,是否会误导你,最后,对于相对靠谱的数据信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它的论证过程、选取的指标,信息的完整性和呈现过程,这四种可能会出现数据陷阱的场景。
对于要主动查找信息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专业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技巧,高效检索到靠谱的信息。
问答题:
思考下列问题 :
1)除了我们提到的检索技巧,你还有哪些实用的检索技巧或心得?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各个行业有不同的数据库,互通有无,看看你常用的靠谱数据库都有哪些吧!
答:没啥检索心得,平时不太需要检索特别专业的东西。不过学完这一课收获很大,以后应该能用得上。
如果有一天,你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你会从哪些角度,辨别这条信息的真假?
《BBC报道,请停止使用微波炉》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Hans Hertel博士经过研究发现,微波炉加热破坏了食物高达30%的营养成分,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出,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会增加20%患胃肠癌的概率。 所以,请停止使用微波炉!
答:首先我会去查找一下信息的来源,是否是出自BCC, 如果不是,那是出自哪里?
然后,我就这位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某博士而感到怀疑。瑞士有这么一个协会吗?如果有,那这个协会是否权威?这个博士确有其人?如果有,那他是否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
再就是这个结论提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是否已经过时、已经有新的理论进行覆盖?
“微波炉破坏食物高达30%的营养成分”,“高达”是一个模糊的范围,指的是0-30%之间。而且就算破坏了定格的30%的营养成分,就影响人们的健康了吗?不是还剩了70%吗?而且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个实验数据是否精准。
“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会增加20%患胃肠癌的概率”,实验数据是否精准无从得知。只有20%?会不会有很多数据未知,实际上可能是高于20%的。再就是基数是多少?基数少得话肯定百分比大。而且经常吃微波食品和患肠癌之间,到底是微波炉加热导致的,还是食品本身就致癌?
由此看来,我们真的需要放弃微波炉这一方便好用省时省力的工具吗?论据不够有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