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糖炒栗子

2020-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暧暧ai

      收拾厨房,前几天在集市买的糖炒栗子快放干了,好可惜。难得吃一回,那天来了客人,老艾还特地嘱咐我放好来着,结果这一放就彻底忘记了。剥去油光发亮的壳,丢失水分的板栗仁已失去软糯发黑变硬,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熊姥姥的糖炒栗子。《陆小凤》里那段至今记忆犹新:熊姥姥就好像幽灵般忽然间就在浓雾里出现了。她背上仿佛压着块看不见的大石头,压得她整个人都弯曲了起来,连腰都似已被压断。后来看金田一小说的时候驼背妇人一出现我已直觉知道要出事。熊姥姥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又香又热的糖炒栗子,才十文钱一斤。”一个含笑的老妇人,外加甜糯的板栗,在冬夜热气腾腾,多么幸福的故事,转而却是血腥的残杀,熊姥姥杀人的理由很奇怪:她抬起头,望着浓雾里凄凉朦胧的圆月,慢慢的接着道“每到月圆的时候,我就想杀人。”后来,糖炒栗子在我心里就是砒霜与糖的代名词。小时候吃起来有种期待熊姥姥出现征服神秘刺激的感觉,年岁渐长倒是吃出砒霜的味道——栗子中淀粉含量较多,不知不觉会因多吃而热量超标,对于减肥大计不利!

      说起来,栗子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味美知名,《吕氏春秋》一书“中华厨祖”、商朝的政治家伊尹称:“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对其极佳的充饥效果,《苏秦传》中有“秦说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燕国人民不用精耕细作,光吃栗子和枣子就足以生存,在动荡的战国时代,堪称人间乐土。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曾记述:“故都(指汴梁)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各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 挥涕而去。”此可以推知,北宋年间,社会无饥馑之忧,糖炒栗子作为特色小吃广为人知。而放翁借此物直抒亡国之痛,寄托思汉的中华心。清代嘉庆年间学者郝懿行的《晒书堂笔录》中记述,“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副轴人向火,一人坐高几子,操长柄铁勺,频揽之令匀遍,……藉以粗沙……甜美过之。”可见炒栗子在当时即为风行美食。去年霸屏的乾隆皇帝也是糖炒栗子的簇拥着,著有《食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

      栗子的药用功效不小,位列名古传五果名榜(五果──李、杏、桃、栗、枣是五行养生的代表果实名物)。苏辙在《栗》中记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综说了栗的功能:“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每早吃十余颗风干栗子,持之以恒,对肾虚腰脚无力能起到强健的功效。说人话就是:栗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三经,能养胃健脾、壮阳补肾、活血止血,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肢体不遂、小便频数、折伤肿痛等症。因而,肾虚者不妨多吃板栗。(见百度)

      总之,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偶遇一口黑甸甸的大口铁锅,频频翻动着黑亮的砂石里若隐若现的油亮又饱满的栗子,“呼”的一下满足了半分味蕾。一包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在手,余温缭绕感觉心也暖和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