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信仰?

2023-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ABCVian金老师

常听某些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但我从不这样认为。

首先,我们所说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平时大家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能更多的指的是,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在我们国家并不被提倡,我从小被教育:我们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中国共产党”。或许就真的是因为从新被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我至今为止也没有把任何宗教当做信仰,而更多的是作为学习的资料。我读圣经,读佛经,读道德经和各种宗教文化内容,都只是出于学习和探索。我感觉到书中有很多的好的内容,但我没法单纯的将某一种宗教信仰作为我人生唯一准则。

而相反,若是说到唯物主义,我从小认为我是个信仰唯物主义科学的人。但随着科学探索一步步打开更大的未知,传统的“科学”思想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小时候把牛顿晚年信仰宗教的这个事看做了科学家的“晚节不保”,不过到如今量子力学和暗物质已经在科学界被广为认知,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人们的世界观面临空前巨大的挑战。而此时,信仰的力量就更为重要。

如何建立一套信仰的体系,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因为一个信仰的建立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沉淀。如果说我信仰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从小甚至说我的祖辈就从小被教化,认可并把中国的文化历史沉淀和国家命运与个人的生活和命运融合在一起。是不断不断被各种各样的文化洗礼所潜移默化达成的效果。从个人的角度,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与某种文化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共振,也会产生高度的认可。所以建立一个信仰体系,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但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也一定是会对整体产生影响的。

现在的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信仰呢?  

整齐划一,万众一心这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我们目前的幸福生活和国家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来自大家的“听话”。但过去有效的,未必在将来一定有效,未来的世界是变化的。就像我们之前的计划生育,现在就变成了鼓励生育。而我们之前面对大工业化生产的教育模式,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我们拼的是创造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仍然不遗余力的在抹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好孩子”并不能够给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一批一批的大学生,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呼声中,卷进了考考考的洪流,而在其他国家,人们并不会花这么多年,这么多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个基础教育上。真正能够适应社会的生产生活的知识,都在实践当中。所以我们应该更早的释放年轻人的时间和生命,让大家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找到热爱。而不是麻木的随流而去。我也是被这样统一模板制造的产物,所以人生的很大精力都用在整合自己上面。教育把人变成机器,又期待他们能够有血有肉的生活,这是南辕北辙了。

如果说我希望中国在未来能建立一个新的信仰,我希望是做真实的自己,并发挥所长去创造。其实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完全真实在做自己,做自己喜爱的事,把自己真正的天赋潜能发挥到极致,不去跟他人比较,只是单纯的创造,这样自然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会有人去做复杂的研究,会有人从事精细的手艺,会有人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发挥。其实不必担心年轻人不够燃,变得很丧。真正让人down的永远不是辛苦的劳作,而是看不到希望。真正能够让人投入的,永远是自己热爱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一颗“螺丝钉”,未来我们才能扬帆远航。

想想“地球超人”马斯克的学校,相信国人都会不寒而栗。创造力不是喊口号,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创造力要从娃娃抓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