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我们该理想点还是现实些?看完你就懂了!
在选大学app看来,高考填志愿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字——度。但恰恰所谓的“度”是很难去把握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考生和家长还是会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稳妥一点的方案。有调查显示: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八成以上的家长和考生倾向于考虑现实,只有不到两成的家长和考生更愿意追求理想。另外,在选专业时,家长和考生考虑的理想因素包括未来发展空间、人兴趣爱好、国家社会需要、学科综合实力等方面。但是除此之外,选大学app觉得以下的因素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选专业的时候也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到。
选择专业要看兴趣
现在存在一种“唯分数论”的现象,如果考生被录取时,自己的分数刚好达到所报考学校的优势专业,就觉得不浪费,而如果自己的分数超过所录取专业分数线较多,就觉得亏了。尤其现在大部分省份都实行“平行志愿、知分报考”的政策,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也直接导致高校录取学生的分数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趋势,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这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所以,选择学校、选择专业还是以兴趣为首要原则。
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理想和现实不是绝对矛盾的,理想的专业就业时也可能很好就业。除非你喜欢的是一些就业面特别窄的专业,不然在就业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
就个人而言,选择专业时个人兴趣爱好很重要,眼光不要光盯着就业热门的几个专业。现在社会变化很快,四年之后,现在的热门专业是否还是热门?其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与其冒这种风险,不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一个专业,会让你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会想转系,就是因为当初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般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当初选择志愿时由家长做主,选了不喜欢的专业。一种是有的学生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都报了这个专业,就盲目报考。再有就是并不了解自己报考的这个专业,只是凭想象选择。
个人将来的发展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即使考上了,也会觉得很痛苦,很难获得成就感。在选择专业时,要同自己的职业理想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将来想当工程师,就应该选择工科专业;想当科学家,就该选择基础学科。
如果理想和现实发生了矛盾,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考生坚持自己的理想,这种时候家长不必强求。考生和家长的想法当然会有所不同,家长不能包办考生的志愿,毕竟将来是考生要去学这个专业。另一种是考生对专业并不了解,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凭着想象去选择专业。这种时候考生要多听听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家长和老师也有责任帮助考生分析自己的条件,根据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选择合适的专业。
理想和现实需要兼顾
兴趣导向的人生,理想之上的信念,加之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会引导人走向一个成功人生,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是对的”我们在反对传统的时候应该有所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能因为演员梦而成为一个明星。
填志愿,选专业不能光凭想象做决定,能力也是选择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有了,性格可能也适合,你能力能不能做支撑?所以我们还要研究能力如何?学什么专业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做匹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别很大,一定要做好调查,理智地分析一下,然后再做决定。如果仅仅是凭着一腔热血,盲目地做出选择,将来是要后悔的。
在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理想和现实需要兼顾。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你想学的专业,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智分析后再做决定。不可盲目报一个所谓热门或者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喜欢,学起来很痛苦,而且根本学不好;也不能一味地认准“理想”,不顾一切地偏要去学,那样就像瞎子摸象,也是行不通的。
明确未来目标再选专业
在专业选择中,除了考虑考生自己的素质,还需要了解专业本身。要看专业未来得培养目标是什么?主干课程是什么?要知道它的就业方向在哪里?还有目前大家最关注的就业我们不能不关注,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热度不够的专业,或者冷门专业,只有学不好专业的人!你只要在某个领域里面做到顶尖,那一定会成名成家,一定是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看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的话,很多时候就是成功的。
当今时代,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把你的强项发挥到极致,你的作用就会突显。所以建议考生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明确专业方向把握未来。
最后选大学app还是要提醒考生,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选择机会,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但志愿填报并不能决定你一生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你还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如此才能够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