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如果不会赞美,生活将变得怎样?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13人  Eric_向日葵

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写一名自己的家庭成员。儿子自然选择了他最喜爱的妈妈。

首先,他想写下妈妈的外貌,接着是妈妈的爱好,最后要描写和妈妈一起做过的快乐事情。第一步他就被难住了,自己怎么描写妈妈的外貌都觉得不恰当,所以直接问妈妈:“你长什么样子呀?我这样写可以吗?”妈妈回答:“你问问爸爸吧,他觉得好就可以了。”儿子立刻回答:“那可不行,爸爸会把您描写成白雪公主的。”妈妈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看来儿子已经摸清我的套路了。

白雪公主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在生活中多赞美家人,会收获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工作中多赞美同事,会收获一个相互支持的工作环境,聚集更多人气,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倾向于批评,古老的《诗经·周南·关雎·序》中就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主席也曾引用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话告诫全党,面对批评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要求大家警钟长鸣。

批评固然使人警醒,但是学者艾米丽·希菲(Emily Heaphy)和咨询顾问马尔西亚·洛萨达(Marcial Losada)的研究发现:在一个业绩优秀的团队中,赞美与批评的比率是5.6:1,在一个业绩糟糕的团队中,这个比率是0.36:1。同样,专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指出,在成功的婚姻中这个比率相差无几。在持久的婚姻中,赞美与批评的比率平均为5:1,而在失败的婚姻中,这个比率为3:4。可见,如果不会赞美,生活将会一团糟。

那么,一味地赞美,会不会让人盲目自大,失去自我完善的机会?而偶尔的批评是否会伤害彼此的关系呢?答案是不会的,这需要掌握赞美和批评的方法:SBI

SBI反馈法

S: Situation  情景描述所观察到的行为发生时的情景。

B: Behavior 行为   描述在这个情境下,你所看到对方的行为,包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不要谈论你的想法或者假定对方这么想,更不要揣测他人行为的动机。

I: Impact  影响描述这一行为对于事件的结果和他人感受的影响。影响不是你对他人的评价和概括总结。

举个例子,孩子在学校考试得了100分。

错误说法:你真聪明,考了100分!

正确说法:在过去一周中,你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晚上复习知识点,考了100分,真让我自豪。

第一种说法没有涉及到行为,孩子就不能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经验,考100分慢慢就成了偶然事件。而第二种方法直接指出了取得好成绩的行为因素,孩子就会继续正确的行为。

再举个例子: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不停地摆弄橡皮,十分钟没写完两行字。

错误说法:在写作业时,你怎么这么不认真,作业还做不做啦?!

正确说法:在写作业时,你不停地动橡皮,十分钟没有写好两行字,这样晚饭就不能按时吃,饭后去公园玩儿的计划也要取消了。

第一种说法只会给孩子挫败感,而且容易产生对立情绪。第二种说法会促使孩子产生行为的转变。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多表扬正确的行为,才会引导他人去复制模仿,引发更多正确的行为。批评错误的行为,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对事不对人的做法会避免很多冲突和情绪上的对抗。

愿大家都能掌握SBI的方法给与赞美和批评,使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