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与大企业,管理逻辑有何不同?

2022-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清谷山人

一、大企业的逻辑

第一,业务标准化。

这是福特给我们的经验。

从福特汽车开始有了大企业,“大市场+大规模分销+大规模生产”,这是它在业务上的一个基本逻辑。做小市场永远做不了大企业,没有一个大企业是由一堆小市场堆起来的。大市场为大规模销售提供了条件,大规模销售的另一个条件是大规模生产。因为你要扩大销售,所以在价格上要满足普遍消费者的要求。大规模生产能够降低成本,使得价格上有满足普通消费者的空间。这个业务逻辑到现在,互联网也没把它颠覆。

小米的产品线那么长,还在搞生态链,其实它的顶层逻辑上,自己做的产品还是要选择大量的、重复购买的,那些外围的产品它不会自己做。

由此可以也得出一个组织上的逻辑——业务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这是工业时代留下的一个管理原理。福特所做的所有工作,是把业务标准化。它把制造一辆车变成2000多项工作,有几十项是一条腿就可以干的,有几项是没有手可以干的。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基础,也是组织协作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协作,无论我们将来做分布式也好、生态链也好,还是做平台+项目的组织形式也好,内部协作的方式都需要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

第二,人才专业化。

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资源获取简单,如果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有某一类资源很难获得,就永远会卡着它的增长速度。

比如乐视,对资本的需求量太大了,资源获取不到的时候,模式就崩盘。资源千差万别,回到组织逻辑里面,就是人才专业化。这一条原理和第一条原理紧密联系,业务标准化,使得企业可以更简单便捷地获得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同时为大组织之间的协作打下基础。没有标准化、专业化就很难获得人才。有的企业,提拔人到中年的45岁的总经理,还犹豫再三,还要培训,还要老板扶上马走一程,这说明你的业务太复杂、人才不能专业化,成长起来就会很慢。但是在阿里这样的企业,一个85后的33岁的人,就提拔成为淘宝的总经理,可见淘宝内部人才成长远快于传统企业。这其中暗藏着大企业的逻辑。

第三,管理职业化。

福特创造了大规模生产,但在上世纪30年代遇到了障碍。他解决了生产的标准化、人才的专业化问题,在业务出现瓶颈时,新业务却发育不出来。他限制了自己,没有解决企业家个人的障碍。

斯隆解决了这个问题,斯隆在《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中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企业如何建立事业部,如何复制新业务;二是管理怎样职业化,一个企业家怎样带着职业化的团队把业务做起来。斯隆打败福特,实质是一群人打败一个人的战争,因为管理职业化之后,组织复制简单,企业就能快速壮大发展。

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无非就是这三条原理。互联网生态下,不用一个一个案例推敲,大量的管理还是围绕这三条来做的。

最近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大企业在本质上没有改变大企业的管理方式,也没有超越这三条原理。利润分享也好、股权激励也好、事业合伙人也好,本质上讲的是管理职业化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和激励问题。你和股东不是一条心,管理权怎么给你,是要通过机制解决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不是在搞小订单化吗?这个方式和大规模生产的两次演进密不可分。从福特演进到丰田,丰田的精益生产解决了柔性化生产问题,把大规模的最小规模降低了。人工智能、智能化生产、工业4.0虽然进一步降低了最小规模,但其中的原理依然没有改变。

二、小企业的逻辑

大量的企业是小企业,小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什么?大致也有三条:

第一,服务定制化。

小企业的逻辑是,客户就是上帝,我要听客户的,客户要什么我给什么,我专门给你定制,我比别家好就是我的体验好。所以能力永远是小企业的瓶颈,因为它任由客户折腾。华为当年也说所有都按照客户要求做,客户给订单,客户是衣食父母。华为请IBM提供咨询,IBM说除非你不想做大企业,否则就不能无条件满足客户的要求。华为引入IPD,实现业务标准化,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二,用人灰度化。

小企业认为资源就是财富,所以迁就个人。发现某个人可用,可以为其量身定制福利体系,量身定制工资体系,量身设计职务、工作。小企业的这种方式,就是用人灰度化,容易导致山头主义,老板都没办法搞定。1994年华为也出过这种问题,任正非的办法是削藩,搞市场大辞职。不解决这个问题小企业永远做不大。

第三,管理机制化。

做咨询时,你跟小企业说管理必须简单,不能折腾,它一定很高兴。你说经营大于管理,它就更高兴了,就会认为不用搞管理了。它们的管理机制化,不重视管理。销售用提成制,生产用计件制,研发也搞提成,等等。

机制先于管理,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没有管理,就走不到大企业的水准。

管理过于简单,追求极致的简单是小企业的方式。没有机制,管理无效,我们也无法通过机制的方式协调很多事,况且在企业内部,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机制协调。它必须借助于管理的手段推进。小企业的可能情况是,做每个事情都先考虑钱怎么分,还没琢磨明白呢,其实仗早打完了。大企业遇到事情,必须靠管理,让你做某个工作,你不去的话就换人。如果小企业不改变方式,就无法长成大企业。

三、小企业想成为大企业,一定要有成长思维

小企业面临着一个悖论:管理上如果向大企业看齐,成本就会很高,但一味按照小企业的方式去做,它就长不大。

如果一个小企业想做大,应该怎么做?从小企业到大企业,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2014年我讲过咨询中的成长思维、动态思维。前两年也在会议上讲过增长思维,以及如何用增长的思维看管理。小企业想成为大企业,一定要有成长思维。

什么叫成长思维?

首先,以未来视角,在现实当中妥协。

成长思维一定是着眼于未来的。华为在做基本法之前做考核咨询时,彭老师就给华为提了一个解决方案:废除提成制,启用业绩评价体系。1994年以后,华为就没有提成制了。当年的KPI显示,一个业务员的销售收入指标在考核中占比不超过20%,其他多是过程性的、非财务的指标。

这个结果根源于任正非的未来导向思维。他认为,评价一定是基于战略的,搞提成制其实等同于降低了管理的合法性,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我完成了指标,拿我该拿的钱,没完成指标,你扣我该扣的钱,其他事少管。当年华为基于战略做的评价体系,也不是一步建起来的,早期它的战略管理能力没那么强,到了2000年才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陆续建立起基于战略的评价体系。华为一直是按照未来导向,同时基于现实的条件,一版一版地在迭代。

其次,以动态的视角,在滚动中迭代。

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比如华为的价值观所推崇的奋斗者,其识别的标准是有迭代的。华为只知道理想的人才是奋斗者,但是在早期公司有今没明的时候,识别奋斗者的标准很简单:谁买公司的股权谁就是奋斗者。你敢把钱砸在这里就是奋斗者,就是公司的命运共同体。后来华为遇到了难题,股票值钱了,投资变成了一种福利,而不是奋斗者的象征了,新的识别标准变成了无条件加班。华为奋斗者的标准是在现实当中动态调整的。

成长思维是一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状态。

作为一个小企业,要走向未来,必须不断审视自身的管理系统,否则你的管理系统将从基因上限制你的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成长思维中包含着变革的思维。

其实在小企业的状态下,很难预见到何时能成为一个大企业,前面提到的数据已经说明成为大企业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现大的机会来了,风口来了,你提前站在那里了,怎么办?你要变革,要有走向大企业的方式。所以在我们的企业成长模型里,创业阶段到机会成长阶段,变革的要点是活下去。创业的时候其实不知道自己能成为大企业,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成为大企业,少部分企业遇到机会窗打开的时候,能不能在管理上适时变革,从而走向大企业?

比如华为,如果不整理它的业务,把原来小企业的习惯进行变革,它就没办法拥有今天在行业领域的地位。变革很重要,变革过程中,组织怎么保证,机制上怎么建,有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价值观、哲学基础,这些都是关键问题。变革思维要以系统为视角、专业的方法去做,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专业必须向现实打一点折扣,做一点妥协,它仍然会有效地推动企业成长。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作者:苗兆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