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奉为神物、经常跪拜的和田玉,蕴含着什么秘密?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 、开采 、加工和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 , 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玉,尤其是白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美、最珍贵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玉 、爱玉 、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 。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 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 , 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
玉恒文化在中国石器时代 ,玉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 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 、避邪去灾的吉祥物。古人将玉奉为神物, 极尽所能地创造美 ,欣赏美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白玉 (夏商王室认可的帝王之玉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白玉璜、玉璧以及兴隆文化遗迹发掘的白玉玦,显示了古人类的智慧与一刻一磨的劳动结晶。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已超脱出原始的美感和装饰意义,逐步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红山文化出土的 “C”字形白玉龙(红山文化最典型的玉器品种,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和青白玉雕太阳神 , 在光素 、简洁的形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神圣。良渚文化中的青玉琮 、玉璧反映了 “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 ,表现了先民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
玉恒文化在盘古开天、黄帝、尧舜禹时代, 白玉以其珍贵、稀有、坚韧的特质,成为皇权、财富 、尊贵的象征。商周春秋时期 ,玉器与政治、宗教、伦理 、道德、文化融为一体, “排列玉之形制 , 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 ” “抽绎玉之属性, 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 ” “比玉之尺度 ,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六瑞、六器、组 佩与吉 、凶、军、宾、嘉结合, 以礼用玉、以玉节礼, 出现了大量浮雕、圆雕人物 、动物玉器, 并以独特 的结构、几何形纹饰、流畅的线条、准确生动的造型 ,使各种玉器富有宗教与文化的意义。
玉恒文化春秋战国时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玉比德 ,这位“大成至圣”的儒学先师在经典 《礼记·聘义》一书中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 ,知也 ;廉而不刿,义也; 垂之如坠 ,礼也 ;扣之, 其声清越以长, 其终诎然, 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 ;孚尹旁达 ,信也; 气如白虹 ,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 道也。”
玉的温润、致密 、柔 和 、坚韧、正义、光洁、谦和、清越绵长、表里一致、 瑕不掩瑜、气如白虹等一系列特征代表了君子的 仁 、知 、义、礼 、乐 、忠 、信、德、道等完美品行, 概括 了 “君子比德于玉 ”的思想, 把德和玉结为一体, 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的玉意识,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
玉恒文化孔子将玉人格化 、神圣化, 强调佩玉的本质不 只是表现外在美 , 而要表现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 用玉来表现君子的才识渊博 , 洁身自好, 温文尔雅 , 谦恭有礼。以玉修身示德 , 要求君子无 故 ,玉不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