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文章精选读书

一场莫名奇妙的战争,却拖垮了整个欧州

2018-10-27  本文已影响205人  墨尔本的夏天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巡查,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国等国,大战历时四年,最终协约国获胜。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致经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除了战争惨酷程度,还有两点最大不同:

首先,第一次世界没有非正义的一方,整个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蓄意发动战争,大家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其次,影响巨大,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整个欧洲陨落,多个帝国解体,苏联的建立,美国崛起,建立了大量的民族国家(现在的国家基本都是在一战成立的)。

一场莫名奇妙的战争,却拖垮了整个欧州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既然一战是一场大家都没有准备的大战,没有人愿意发动战争,除了萨拉热窝事件这个表面的导火索,一战的爆发呢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呢?

最近阅读欧洲历史和一战的书,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个原因:

1,历史原因

回顾整个欧洲近代历史,会发现各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自从有了国家,便一直处于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一战只不过是其战争历史的延续,只不过规模和残酷性最为严重,影响更为广泛深远。

我们简单回顾下欧洲的近代几次大规模战争:

1618年到1648年的“宗教战争”。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这一仗足足打了三十年,而宗教背后则是各国利益之争。

1688—1697年,同盟战争又叫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战争因路易十四欲在欧洲作出大规模的扩张,因此遭到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瑞典、英国等国家组成同盟联合对抗。

1754—1763年,七年战争,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英国与法兰西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事实上也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大战。

1792年奥地利、萨丁尼亚、那不勒斯王国、普鲁士、西班牙和英国结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因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威胁,试图毁灭法兰西共和国,最终法国战胜。

1803年—1815拿破仑战争,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战争范围涉及整个欧洲大陆。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是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国的前身)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也是德法关系矛盾的重要原因。

纵观近代欧洲战争, 基本原因都是由欧洲列强之间利益扩张之争,并且欧洲的战争历来有结盟的传统,喜欢拉帮结派,因此一旦发生战争往往是多国参与,很容易扩大规模。

到了资本帝国主义阶段,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产生了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冲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当时最为激烈的矛盾有以下几个: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所以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一战爆发的本质,是欧洲历史矛盾和冲突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二 ,社会原因

当时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膨胀,对战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舆论推波助澜,在法国,所有的舆论都在歌颂爱国主义,对行动的渴望,到处都是“法兰西万岁”,“占林柏林”这样的口号。

舆论和媒体是公众情绪和态度的发泄渠道,而公众意见是狂躁而容易引起恐慌的。换言之,风波基本都是爆炸性的—这些短期的煽动和狂暴不久之后就会绝尘而去。公众情感往往缺乏理性,对政府的要求也很少具有现实性。

巴黎红衣主教鼓励教徒,所有人应该站起来, 团结一致,忠诚的为祖国奉献。

大批年轻人涌上街头,高唱《马赛曲》,高喊“攻陷柏林!”

诗人夏尔佩吉称赞牺牲:"那些在一场正义的战争中死去的人是幸福的。那些成熟的的麦里,被收割机首歌是幸福的。"

马克斯加罗在《欧洲的陨落》一书中写的到,战争突变成一种诱惑,是如此的年轻,装饰着无休止的好战性在人性的复苏,年轻人令他充满沉醉的魅力,战争,在人们的眼中,是人类崇高的美德的展示机会,他们视这些为为最崇高的品德,毅力和自我控制,为一项高于自我的事业而牺牲奉献。

三, 政治原因

当时欧洲各国的关系都敏感而脆弱。

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各国对对方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当最后通牒不断在各国之间传递时,大家都希望对方屈服,即使在各国军事动员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战争,每个人都认为只要表达自己的决心,就会让对方退却,人们把它当作外交手腕的一个因素来要挟对方,每一个人都想象着另一方将退,结果所有的人都被推进了战争的地狱。

各国对战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法国政府和霞飞将军幻想着一次短暂冲锋就可以突破前线,就可以进军柏林,收复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地区,一洗普法战争的的耻辱,却不愿意面对真实的现实,当贝当将军和部分军官,提醒机枪,穿甲弹,重炮等新型武器的的威力,却被指责为缺乏勇气。

政治家饶勒斯坚持反战,谋求和平,呼吁理性,提醒战争的残酷性,却被视为懦弱,叛国,视为德国间谍,甚至被刺杀,一位医生因为其不爱国,竟然拒绝为其注射抢救。

俄国方面,沙皇的叔叔妻子,在晚宴中兴奋的对法国法大使说:“战争即将爆发……奥地利将不剩下什么,我们在柏林会师,德国会被毁灭。”

德国根据斯蒂芬计划,认为只需六周就能战胜法国,也认为最多几个月就可以结束战争。

然而战争一旦开始,所有人都傻眼了,新兴的武器,使得战争残酷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机关枪,重炮的广泛使用,使得战争进攻的一方变变成了待宰的羔羊。人们像割韭菜一样,成千上万的什么被迅速收割,一场战役死几万人变得稀松平常,战场变得像屠宰场,所有人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一场莫名奇妙的战争,却拖垮了整个欧州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一 ,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因为美国的加入,同盟国内政问题,协约国最终获得胜利。

四年中,有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还有500万人死于疾病和饥饿 ,2000万人受伤,法国一共有132万人丧生,426万人受伤,还有几万人失踪,德军损失180万人,俄国损失185万,奥匈帝国损失149.62万。除了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欧洲从来没有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战争开支超过2000亿美元,参战的各国财政告急,债台高筑,无力偿还。

二,战争影响

1,欧洲陨落

一战使得整个欧洲陷入困境,虽然协约国最后取得了胜利,仅仅是名义上和幻想中的,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奥匈帝国解体,德国成为战败国,法国丧失了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国家财政和自然资源不堪重负,导致国内战后的经济千疮百孔,俄国为了捍卫帝国而参展,但却失去了他的帝国。英国国力受损,无力称霸全球,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

一战之前欧洲是由一个个帝国组成,意大利法兰西奥匈帝国,德意志,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不列颠葡萄牙,荷兰,他们控制着全球广袤的区域,然而这个大战却让他们退化为区域性的国家进程。

由于宗主国的衰弱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直接接海外的殖民地,纷纷给走上独立之路。

对欧洲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斗,战争之后,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位置,整个欧洲就此陨落了。

2,美国崛起

一战正真的赢家是美国,双方交战军需使得战争物资是非常关键的物质支持,于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趁机向开战的双方兜售武器装备,火上浇油,欧洲内部互相残杀,国力都大不如前。而美国却坐享其成,趁机大发了一笔战争财,越来越富有。美国在战争期间发的战争财使美国经济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使美国还清了外债,美国还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由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输出国。与此同时,欧洲战后经济的萧条情况也使得大量的人才向美国流动,这对美国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这为美国成为世界中心大打下基础。

3,战争隐患

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导致了后续巴尔干问题等。

德国赔偿金额近天文数字,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需向协约国赔偿了113亿英镑,且以黄金兑付。德国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以及海外联系和海运商船,同时失去了10%的领土和人口,以及45%的煤矿和65%的铁矿;有200万年轻的男性成为战争的受害者,他的人民饱受了四年的饥饿,同时承担着巨大的债务。协约国希望德国赔偿,从而拖垮德国,最终却为第二次大战埋下了伏笔,种种社会危机终于催生了德国纳粹主义,直接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莫名奇妙的战争,却拖垮了整个欧州

小结

一战无疑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但战争中却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正如里斯托弗·克拉克在《梦游者》书中写到,“一战”是一场悲剧,而非一桩罪行。战争的所有参与者,无论是领导人、外交官还是将军,在一触即发之际,都莽撞自负、懦弱多变。他们不是狂徒,也不是谋杀犯,而是一群懵懵懂懂,不知未来走向的“梦游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阶段,因为缺乏必要的智慧和A技巧来处理面对的问题。经过战争洗礼,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希望人类会更加成熟智慧,更热爱和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