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同学
小朱和小周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班,上高中时又是同一所学校,两个人交情甚厚。
不幸的是,在高考时小朱落榜了,只能回家务农。小周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政府机关。小周聪明机灵,既能干好本职工作,又很会揣摩上司的心思,深得领导的赏识。小周虽然来自农村,祖宗入辈都是农民,但他青云直上,没几年就成了副县长。
小朱可没有小周幸运,他高中毕业后跟随别人去打工,像游击队员一样,跟着包工头到处乱撞,今天河北明天河南,今年山东明年山西,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也没挣到几个钱。若不是在工地上遇到小美,他恐怕连媳妇也找不上。小美虽美,但很务实,她看中了小朱踏实肯干,不怕吃苦,敢于担当,所以不顾家人反对,她和小朱结婚了。
由于工地上伙食差,住宿条件不好,再加上劳动强度大,没几年,小朱腰肌劳损,不能再在工地上坚持。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守着几亩薄田度日。有人说:“小朱,你和小周是同学,又是好朋友,你去找找他,他随便给你安排个差事,你都能养家糊口。机会难得,去试试吧。”小朱笑笑,没有回答。他不想给小周添麻烦,如果因为自己这一点小事,耽误了小周的前程,那就太对不起小周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小朱看到村里闲置的土地很多,很多农民嫌种地不划算,纷纷弃田经商或外出打工。他和土地的主人协商,把他们闲置的土地承包下来,总共有一百多亩。
也许是对土地的赤子之心感动了上巷,那一年他种了一百多亩大蒜,正好遇到“蒜你狠”,大蒜的价格疯涨,小朱“一夜暴富”,年收入200多万。
他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把剩余的100多万全部投入再生产。他认为家家餐桌上离不开蔬菜,种菜到什么时候都有人要。他建大棚,买种子,添加省时省力的新设备……积极学习科学种菜的技术,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推广销售,他的收入逐年增高,在家乡成了小有名气的暴发户。
这天,他接到了小周的电话:“小朱,不,老朱,听说你种菜致富,我好多亲戚朋友都想去你那里取经,你可要好好招待我们啊。”
“哪里哪里,你我之间客套啥?小弟随时恭候。”小朱笑着回应。虽然两个人是好友,但时间长了,一个已经混到市长,一个依然是农民,两个人没有什么交集,多年来几乎没有联系。接到市长同学的电话,也多少有些受宠若惊,他要好好招待这位同学。
由于该村临近全省有名的风景区,农家乐有好几家。小朱在最好的那家农家乐定下酒席,盛情款待这位市长同学。小周领着七大姑八大姨来了,浩浩荡荡十几号人,遗憾的是市长夫人未到。小周的妻子因为单位迎接上级检查,任何人不能请假,所以没有来。席间,小周出去接电话。小朱因为尿急上厕所,他无意间听到小周正在兴高采烈地说:“老婆,你没来太可惜了。我这个同学依然是傻头傻脑的,点了那么多在城里吃不到的野味,太好吃了。回去时,我再敲诈敲诈他,多给你带点土特产。这样的傻小子,不能便宜了他。”
小朱听了,偷偷地到前台结了账,并告诉服务员:“我点的饭菜钱全结了,他们再要什么菜或者什么特产,钱由他们付。”小朱又拨通小周的电话说:“不好意思啊老同学,老婆打电话说家里有点急事,我得先走了。”
小周一行人坐在餐桌前,大吃大喝,非常尽兴。吃过饭,他们一行人又在店里挑选自己喜爱的特产,有的想自用,有的想送人。他们把大包小包的特产堆在柜台上,小周说:“服务员,算账吧,把这些东西的钱和饭钱记在一起,小朱随后会来结账的。”
服务员笑着说:“饭钱,朱先生已经结了。这些东西,朱先生不认账咋办?你们还是自己结了吧。”
小周看着这大包小包的特产,价格不菲,打电话让小朱来结账开不了口,自己掏钱不忍心,全部退回没面子,怎么办呢?
小周恨得牙根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