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8-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华华如画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晨,在雨中,听到这首词,赶路的步伐,忽地慢下来。抬头,天已放晴,生命一下豁然开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带给我好大震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却始终保持着率真、幽默、圆融、豁达、潇洒。既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慷慨,也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歌与苍凉;既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温婉,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的释怀。

      蒋勋老师说,人在年轻时,一定要读李白,李白的豪放与激情;中年时,一定要读杜甫,杜甫的悲怜与苍凉;年老时,一定要读王维,王维的豁达与空灵;一个是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是诗佛,而在苏轼身上,我们看到了李白、杜甫和王维。 人到中年,回首看自己,有过太多焦躁、焦虑、不安,有过太多匆忙,放不下,舍不得;如今,才发现,有些事,急不来;有些事,要放下;有些事,要舍得;有些事,要慢一点;悲也好,喜也好,悲观也罢,乐观也罢,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生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转念, 接纳,悦纳,这一切,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归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