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人赞美兰花

2019-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微常新花道

兰花以其独特的形态、优雅的风姿,以及四溢的幽香,从而赢得“天下第一香”、“花中君子”称号,历代不少名人仁士养兰爱兰,也为我们留下不少的有趣故事。

《乐府》上说,孔子见山谷之中的兰花,不禁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于是作了《漪兰妇》。孔于把兰花的品格用到处世上来:“与善人处,如人芝兰之室。”

屈原种兰,佩兰,且以兰自比。他的诗歌《离骚》多次提到兰花,并广为传播,使“兰”成为君子、佳人的代称,从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陶渊明爱兰,并弃官归故,采菊养兰,并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北宋诗人苏轼爱兰,他的咏兰诗别具一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篷艾深不见”,诗人把兰花比喻成美人,散发清香。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有名的兰痴。他的文章《种兰》中说,他种了10多盆兰花,把它们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是一个避免阳光直晒,又阴凉干爽的地方,第二年就开了10多朵花,香气飘到很远的地方。他给这些兰花题诗:“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郑板桥还自称:“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的题兰花诗有七八十首,兰画也应有这么多。他画兰名噪一时,咏兰诗也是脍炙人口,如“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

郑板桥晚年回乡,在家里还不忘养兰花。一天夜里来了小偷,他还未睡,想了一计,便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见,知道暗示自己,赶紧溜走,这时郑板桥又提醒说:“不要损坏兰花盆”,小偷于是小心避开逃走了。

孔子咏兰、屈原佩兰、勾践种兰、鲁迅采兰,国人似乎一直都在续写着自己与兰花的传情故事。历代文人骚客更是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袒露着对于兰花的挚爱,将所有华丽的辞藻、惊艳的色彩一一堆砌在了繁华似锦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