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闺阁妙笔原创联盟

小桂圆胡辣汤日记 44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实人小小田

小柜员胡辣汤之四十四

是否陷入知识付费情绪的焦虑?

文/田禾

首发豆瓣。

后又发于”田禾tianhe“公众号

我们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最近这几天加入了一个大家庭,里面有很多的牛人和潜心于写作的人,每个人都很朴实。在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心态的同时,更是在整理自己的旧稿。

跟着老师的课程慢慢听下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同时也和一些大神做了一些交流。

跟着老师学习,学习到了一些写作的知识,以便于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大神们交流,不仅种草了康德的一些哲学书籍,更是把自己以前的东西慢慢清理,以达到重建自己的文学深度,把自己的东西不断的加深思考层次,以达到提高的效果。

同时想要深入的加强哲学的系统学习和认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朋友圈在刷罗胖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的同时,又有人转了另一个大号的文。讲的就是对于演讲的另外一个思考角度,文字犀利文采斐然,转过来以后发现很多人也转发点赞。但最后我发现想要再次去看的时候已经没影了。

写到此我就陷入了一个疑问,我们这代人,是否该陷入知识付费情绪的焦虑?

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又有了很多思考。

实际上熟悉罗振宇的人都不难看出他丰厚的知识功底,博士出身,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央视工作的漂亮简历,2012年自主创业开办了罗辑思维这个栏目,一点点努力做社群,做到现在又举办了好几年的跨年演讲,被做社群和知识付费或者是内容创业的人,把他看作是创业之神(实际上他也确实是创业之神),以至于很多人都把他的话奉为真理,每一次他的演讲(付费买票的),都有一大群人朝圣一样的去观看,去做笔记。

我自己听了一段时间,发现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对于我这个新媒体行业的初学者而言,多看看这样的深度演讲也未尝不可,毕竟新人嘛,要接触一些概念,深化自己的思维,把自己的思考维度再不断的拓宽。实际上,罗胖的演讲也不是知乎所喷的那么惨。他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甚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一下未来一年的经济形势,掌握以下新的媒体动向,也是挺好的;而做社群和教育以及付费课程的人,通过他的课,也可以强化和重新整理自己的内容和课程核心,与普通大众来说,其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有着深度阅读,和我们普通群众的眼光相比,更有专业知识的媒体人会提出这样一个看法,我们是否应该陷入知识付费情绪的焦虑?这其实也是另外一个公众号那篇稿子提出来的问题,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讽刺批判了那些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人,评论角度奇绝而独特,让人看了拍案叫绝。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笔者也算是写作多年, 虽然一直自娱自乐,但是也断断续续写过一点东西。现在有了想要持续进修的方法,又买了一些付费课程,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千多块钱将近一千五六左右了吧,不断的排雷排雷排雷,也有了一点点鉴赏能力,知道哪些课程是很好的课程,哪些课程是水货。

就拿我最近加入的一个写作课来说,老师就十分努力,为人也诚恳温柔。每天备课,去网站上面和大家分享知识,微信群里老师轮流进行点评,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实际上在做付费课程这块儿,很多人确实还是很努力的,比如我遇到这位老师,就真心的对待大家,把自己的经验传授出去,给大家答疑解惑。

但是有一些课程在我听来纯粹就是糊弄人,没有什么干货,买都买了你又没办法退款,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听,听完了事。

我现在都记得到那篇公众号的那篇稿子写的一个普通的浮躁的人,沉迷于听课的的一天,那简直就是在写我啊!那种被击中而又无法辩驳的感情简直是让我感叹这个人的文笔确实是很强大,很打动人心。

而当你反过来想,如果说罗胖的《时间的朋友》是在从正向的角度鼓励普通人:没关系,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乐观一定会走向成功!那么那个公众大号那篇稿子就是在从反方向告诉你:你买了那么多的课程,如果是囫囵吞枣的听,没有你自己的判断,哪怕是你买一万元钱的课程,也没有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里有这样一句话,是这么写的,这段时间我才从我朋友圈的大神那儿种草这本书,还没仔细看。

我们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套用我现在学到的一些概念,班门弄斧写写。

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经验,哪怕付费课程老师给你讲的课,也是她基于自己经验而得到的标准,放在特定的环境里面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放在其他的环境里面,就要根据环境来变化了。

我们买了很多课程,肯定有真有假有有好有坏,就像是那篇稿子所讲的那样,如果不学会甄选和鉴别,不知道去筛选对自己有利的材料,汲取对自己有利的营养,囫囵吞枣的随便听听,如果你想要提高的话,那你死心吧。

课程本身没有错,课程的老师也没有错,除了那种纯属糊弄的付费内容除外。

决定事物本身的是人,而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除了数学公式和科学研究,大部分偏向于哲学和文史学的知识都是这位学者,在经过自己的学习之后得到的结论,哪怕是系统的学习,也要有不断的积累。

在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当中都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是为什么知识付费课程是面对普通大众的原因。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你可以不听,去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果你觉得你确实是在这方面不太懂得,那么听听对你来说也没有多大害处。

所以,最后得出结论“是否陷入知识付费的焦虑?”,

我自己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到一个结果:

-----那就是完全不必。

因为学习的焦虑是来自于内心,学习的浮躁感也是来自于内心,如果过分的贪大求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还是一塌糊涂什么也学不到。

康德的这个观念,其实是有些唯心主义的,简单来说就是他有他自己的逻辑,我还没有看完,但是就这个话题,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话题,是为我的碎碎念,以上。

齐帆齐第七期写作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