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刷脸支付安全么?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d572e090c846

[cp]刷脸支付的普及应用得益于市场的刚性需求,面对传统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密码安全问题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生物识别支付成为继密码之后移动支付安全保障的佳选择。

目前,指纹支付已成为当下智能手机的标配,诸多APP都纷纷实现了指纹支付技术代替密码,进行小额支付。

刷脸支付也不甘落后,已广泛应用于超市收银、医药收银等场景。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领域,带给用户的是更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

有统计显示,输入6位密码平均需要3秒,而刷脸支付和指纹支付则只需1秒,极大缩短了支付时间。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的携手共舞,解决了我们要记忆N个密码的困扰。

生物支付在移动端的应用也大大降低了移动支付的门槛,让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更广泛人群享受金融科技技术带来的便利。

截至2018年底,同比上年使用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的老年人增长了20%,可见指纹支付、刷脸支付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移动支付的时代潮流中。对于老年人来说,输入密码显然不如按一按手指、刷一刷脸来得方便。

卜蜂莲花是首家接入支付宝刷脸支付的超市。“今年,引入自助结账后,每个用户平均可以节省50%的等待时间。”卜蜂莲花市场部助理副总裁袁林化说。“每一次都能减少两三分钟的等待时间,这是极大的体验提升。”他表示,普通大卖场顾客结账10件商品平均需要56秒,刷脸支付则只需28秒。

相对比传统金融,生物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支付颠覆传统支付的杀手锏,不过,在当前阶段,说“颠覆”还为时尚早,但是“改变”却一直在发生。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85%的用户愿意使用刷脸支付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支付。由此可见,生物支付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虽未见成熟,但已见未来。

是否真正安全

刷脸支付拥有着非接触式、易接受、快捷等众多优势,人们在享受生物支付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对其安全性和准确度的关注。

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是否会影响系统的判断;犯罪分子用人皮面具能否识别;双胞胎怎么区分;化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有很大变化,这无疑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潜在风险和难点。

对此,很多公司都加大了在“活体检测”上的技术投入,而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则引入双重验证。

正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说,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有很大局限性,这意味着单纯的人脸支付有很大安全风险。所以,未来可能双重识别的应用会成为趋势,比如指纹识别加人脸识别。

此外,人脸信息被采集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风险。解决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人脸照片进行“脱敏”处理,只提取照片特征,不保存照片本身。当然,这不仅需要采集者自律,更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起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共同筑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行业堤坝。

总体来说,国内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人脸信息采集、筛选、处理等方面。不过,人脸识别和刷脸支付的安全与否,不仅需要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需要相关厂商更自律,政府也需要引导人脸识别行业建立统一标准,无论是硬件的芯片要求,还是支付的征信规范,都应该明确。从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实现良性发展。

支付宝表示,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识别的准确率为99.99%,即使是双胞胎也可以完美辨别。同时一旦出现盗刷,支付宝会通过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经历了现金支付、刷卡支付、扫码支付的变迁后,现如今,“刷脸支付”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便捷支付方式正在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cp]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