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lily绿茶丽丽

        我们这个工作是个良心活,也是个技术活,而且技术的探索永无止境。近期听了专家的讲座,很认同崔老师的一些观点,现整理一下与大家共勉。

      很多时候孩子进行的都是浅层学习,浅层学习效果差效率差,最好进行深层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课堂多设计多有技术含量的好问题,让孩子深层次思考,把脑细胞调动起来,碰撞出思维火花,创造性思维。不要问一些,比如“好不好呀?”“行不行呀?”之类的低级问题。

        举例说明,以数学为例,“1加几等于8呀?2加几等于8呀?…”这样教孩子没积极性,调动不起孩子的思考兴趣。而如果这样教:“有8只小鸡,旁边有两个盛米的盆子,两个盆子分别围着几只鸡?会有哪些情况呢?”这样设计问题,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孩子进行有深度地思考就是深层次学习,深层次学习印象深刻,不容易忘。

        再比如《曹冲称象》有人设计一个问题,《论曹冲称象的可行性》有的孩子写了一篇小文章,认为不可行,理由一是万一大象超重船沉了呢?理由二,万一大象站在一边船倾斜了呢?理由三水是有波浪的,刻度该怎么算?孩子思考的这么深刻,《曹冲称象》的故事还能忘吗?

        还有,中国的孩子都被教傻了,思维僵化,没有创造性思维,学的都是前辈总结下来的知识,或者老师教给孩子的知识,不会质疑,不善思考,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会有发展呢?

        我们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教他们思维方式,否则小学还能应付,到了初中高中有些孩子就会跟不上,有心无力了!

        而我们平时更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改掉老师的三大通病:心急、嘴长、耳朵懒!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多听,我们做的就是诱导孩子,启发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搭支架,搭桥,而不要把答案告诉孩子,孩子直接悟到的东西才印象深刻,才永远不会忘。

        让孩子思维活跃,大脑开发出来了何愁成绩不提高呢!

      再举个例子,1+1等于几?大家都知道等于2,可是如果孩子说其他的答案,你会不会火冒三丈呢?其实换个思维方式怎么不可以呢?一群羊加一群羊不等于一大群羊吗?爸爸加妈妈不等于一家三口或者四口吗?

        一个长方形砍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3个?4个?5个?答案并不唯一,你可能只想到一种,其实可以有很多种答案,我们只是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就可以了,让孩子思维更加多元化。

        确实平时我们进行的都是教条化学习模式,如果像以上事例那样跟孩子解释孩子还会忘吗?还会错吗?是不是更加印象深刻?让孩子在体验中,在思考中,在多元中,在创造中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岂不是事半功倍。

      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当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记得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把球踢回去,让他思考,你要做的就是搭桥,启发,思考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个你替代不了,也不能代替。

        当然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的现状不能进行分层教学,但可进行个别化辅导,或者分层作业。

      崔老师还有一事例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写作文,有的孩子洋洋洒洒八百字,书写认真,老师喜欢当成范文来读,也会有的孩子半天憋出来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战战兢兢的交到你的手上,你脸色难看,摔在桌上,这是什么!

      崔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产品就是学生的亲生孩子,想象一下,人家抱着自己的婴儿给你看,而你给人家摔了,人家是什么心情?该有的教育效果有吗?学习产品就是孩子,而你直接给结论给答案,其实就是不让人家生自己的孩子,而是把你的孩子抱给人家养,人家会好好养吗?所以我们还是做个催产士吧!给他们搭钱,搭支架,鼓励,启发,让他们自己体验,产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育的艺术永远没有尽头,我们都是且学且行,不管是老师的身份还是家长的身份,都将学习探索进行下去!孩子是我们永远的作品!

教育的艺术 教育的艺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