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塑造性格

2019-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圆迪

昨天,偶尔看到公司的几个同事在群里写的文字,我很惊讶他们的文采。我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露一手过,平时做的也不是办公室的工作。

其中一个同事还是用文言文写的,要不是他说,我们都不知道他是初中毕业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语言塑造一个人,这两个人没有运输行业里一些人那么“横”。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总是使用一些粗俗的词语,这些词语就会使这个人的言行也文雅一些,反之,一个人如果总是使用一些粗俗的词语,这些词语就会使他的言行更加粗俗。

既然语言塑造一个人,那我们让自己的语言用词丰富一些,自身的界限是不是也会拓宽呢?一个人语言的局限也会限制一个人的发现,也束缚了性格。

以前听过某个老师的课,建议我们每天抄一遍自己喜爱作家的文章,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有他们的风格,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

我想如果一个粗俗或词汇量小的人抄某个作家的文章,久而久之,是不是也会变得文雅一些,顺便词汇量也上去了。

我发现身边的人,文雅一些的确实很少讲脏话,粗俗点的某一些人真的常常喜欢问候别人的妈。

这样来判断的话,每个人写东西时也会按耐不住自己的个性,顺着直觉就流淌下来了,因为文如其人。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人逆着个性写,其文不是其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